第42部分(第3/4 頁)
“是啊!從未聽說有將土地完全收歸政府所有的。這樣一來,豈不是斷了所有人做富家翁的念想了嗎?”
不斷的有人提出疑問,而且語氣越來越重,其中的怨氣越來越濃。
“你們吶!哎!老朽都不知如何說你們了。”吳運東得意的搖了搖頭笑著說道。
“剛開始老朽也有你們的這些想法。但是現在老朽想通了。督軍大人若行此法對我等絕對沒有什麼壞處,甚至還會有些好處。”
吳運東的這些話,當場便引起了所有人熱烈的議論。
“吳先生,我等不明白您說的是什麼意思!這怎麼可能會對我等沒有壞處,買地困難,成本升高,這些壞處是顯而易見的啊!更不用提什麼好處了。”
“買地!我們現在需要買地嗎?你們在臺灣島上的那塊地是買來的?”吳運東笑眯眯的看著眾人。
“現階段,臺灣島上到處都是無主的土地,只要各位能夠下本錢去開發,那就有大片屬於你們的。還要買地嗎?”
“可是督軍大人不是說每人五畝土地嗎?”
“那是對大明來的移民而言的,他們每家每戶,一人五畝地已經夠他們伺候的了,哪有可能再佔有更多的土地。而我們們不同,我們有能力開發更多的土地,只要我們能開發出更多的土地,讓這些土地每年出產更多,那麼督軍大人就會允許我們擁有這些土地,而且若無意外,我們的子孫後代將會永遠的擁有這些土地,別人想奪走都不太可能。所以我才會說這對我們來說是有好處的。”
吳運東的話讓在場的所有海商目瞪口呆。是啊!自己怎麼沒有想到呢!只要自己圈一大塊土地說是自己的,那豈不就可以了嗎?至於其他後來的人,管他去死。
“不過老朽要提醒各位的是,有多大的力佔多大的地。別佔了大片土地卻什麼都不做,那督軍大人是不會承認那些土地是屬於你的。不然隨便一個人劃塊地說是自己的,那還不亂了套。另外,不要為土地同我們以往稱之為番人的當地原住民起衝突,督軍大人之所以將東番島更名為臺灣島,便是視他們為我們同族。不可再像以往那般行事了。”
關於蕭明乾的民族政策,其實大家這斷時間也都聽說了,畢竟唐洪生是特意大肆宣傳過的。但是很多人都不是很認同,當然也不是很反對。不過這些有些勢力的海商們的心中還是感到有些可惜。
“我等明白!現在臺灣島上無主土地那麼多,我等也不想去多生事。”
“那就好。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那麼我們在督軍大人成了軍政府,謀立此法時,我們全體便站在督軍大人這邊了。”
第一百一十章吳榮堂棄商從政
“吳先生,我這裡有個疑問,督軍大人成了軍政府,我們這些商人也可以在裡面佔有職位?”這個疑問的提出,立即讓在場的所有海商豎起了耳朵。
“各位當真是比我還糊塗啊!難道各位現在在督軍大人那幫忙的人不算是已經佔據了一個職位了嗎?”吳運東恨鐵不成鋼的說道。
“可是商人從政,可是亙古未有啊!督軍大人成了軍政府,難道還會讓我們的人繼續待在裡面?”有人擔憂的說道。
“商人從政並不是如你所說的亙古未有,呂不韋就是一個。而且督軍大人會不敢行未有之事?放心好了!依老朽對督軍大人的瞭解,他不同於那些大明朝的君臣,對我們商人沒有任何的歧視。”其實吳運東心裡還加上了一句:督軍大人現在只能重用我們商人,至少短時間內不會有所改變。
臺灣島的一切都在緩慢而堅定的發展著,而晉江吳家卻是另一番景象。
“老三,那林辛老還沒動靜嗎?”吳丙元強壓著火氣,將吳榮堂找來問道。
“還沒!父親大人,這林辛老不會收了錢不辦事吧?”自從上次從林辛老那回來,吳榮堂便一直關注著林辛老和東番島(臺灣島現在只是蕭明乾他們自己的稱呼)十五家海商們的動靜,但是讓他失望的是,東番島的那十五家海商們只是避開了福建這個他吳家擁有較大影響的地方而已,在北邊的江浙,生意照做。而林辛老卻是完全沒有想東番島海商動手的意思。
“哼!他敢!我吳家的便宜不是那麼好佔的,不管他是誰!”吳丙元臉色鐵青的拍著桌子大吼著。
“好了,你現在也不用一直跟著這件事情了。爹是看出來了,這林辛老想來也是被這次朝廷嚴肅海禁的事情給牽扯進了大部分的精力,所以才沒有時間去對付那些東番島的海商的。不過,他既然已經收了咱們的錢,想來也不會食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