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頁)
弗洛伊德的心理學思想是逐漸發展起來的。直到1895年才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論著《歇斯底里論文集》;他的第二部論著《夢的解析》於1900年問世,這是他最有創造性、最有意義的論著之一。
有趣的是此書一開始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其德文初版總共也只印了600冊,出版六年後,才只賣出了351冊,這使它在最初的十年裡未受重視。到1908年才出了第二版。可到了後來,它竟被西方許多學者看作是一本震撼世界的書,以至於名聲大噪,經久不衰,只在作者生前就出了8版,最後一版在1929年。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寫此《夢的解析》之前,不僅有了充分的思想準備,而且已蒐集了大量的資料。1896和1897年,他在維也納猶太學術廳作了有關夢的演講。1896年10月,父親的去世使他深感悲痛,促使他在先前的理論研究和醫療實踐的基礎上,於1897年開始進行了自我分析。也就是說,促使他進行自我分析的導火線是他父親的逝世。
弗洛伊德曾經寫道:“我一直高度地尊敬和熱愛他。他的聰明才智與明晰的想象力已經深深地影響到我的生活。他的死終結了他的一生,但卻在我的內心深處喚起我的全部的早年感受。現在我感到自己已經被連根拔起來了。”
從此,全面導致了他書寫《夢的解析》一書的開始。
老實說這書很厚,但拿在手裡卻莫名其妙的輕,這有些奇特,或者說它只有一個夢那麼重。付了錢走出書店我大喘了一口氣,將書拿在手裡反覆的摩挲。我像一個小孩子見到了心儀的玩具一樣心情急切,但是我仍然堅持跑回了租來的公寓,在那裡,我看這書心安理得。
我開啟水龍頭,放了滿滿一洗手池的水。然後將整個臉都沉入了冰涼的水中,我想我需要確認一下自己在此刻的狀態是否清醒。。 最好的txt下載網
7。
我捧著書如飢似渴的閱讀,甚至不知道窗外的天色漸漸變得漆黑一片。我試圖從書中找尋解析自己夢的方法,但同時那些枯燥的理論和詞彙又使我感到厭煩。
“……夢,它不是空穴來風、不是毫無意義的、不是荒謬的、也不是一部分意識昏睡,而只有少部分乍睡乍醒的產物。它完全是有意義的精神現象。實際上,是一種遠望的達成。它可以算是一種清醒狀態精神活動的延續。它是有高度錯綜複雜的智慧所產生的。”
——摘自《夢的解析》第三章“夢是願望的達成”
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第三章中,列舉了大量的親身經歷或是他人親身經歷的例子來闡述和支援自己的觀點。“兒童的夢是願望的滿足或滿足,成人的夢也是如此。”這一點在文藝作品和日常生活中論據很多。
莫里茨·馮·施溫德所作的名畫《囚犯的夢》,通常被看作是“夢是願望的滿足”的典型代表。囚犯想從視窗逃走,因為陽光從視窗射入牢房,將他從夢中喚醒。重疊而立在窗前的妖神,無疑代表囚犯攀緣上窗所應繼續站立的位置。站在頂端而靠近視窗的妖神的面貌,恰好和夢者面貌相似。
這似乎就是我想要找尋的答案,可以用它來解釋我那古怪的夢境了嗎?夢中的我被困在一個溼黑逼仄的井底,急切的想要脫身。但是我卻又分明站在井口處向著漆黑的井底張望,那是我的想要脫身的願望在夢中真切的體現和滿足嗎?
依據弗洛伊德的說法,我在現實中的處境引發了做夢的可能。深井代表的是現實環境,在井中表示的是我在現實中的困境,井上的我則代表了在現實環境中急於脫困而出的願望最終在夢境中得到了滿足。夢表現了它們,但是它經過了扭曲和偽裝。
“每一個夢中,都可以找到夢者所愛的自我,並且都表現著自我的願望。”弗洛伊德如是說,“至於囚犯的夢,沒有比‘逃脫’更好的主題了……”
夢,滿足了我想要脫困而出的願望;那也即是說,現實中的我仍在困境之中。 。 想看書來
8。
我合上書,眼睛疲憊的有些酸澀。
光腳站在冰涼的地板上,我感到內心一陣陣的麻木。室內的光線越來越暗,我開啟了日光燈任由那柔和的光線佈滿四周。對面的公寓燈光稀稀拉拉,黑暗的視窗看上去像是缺掉的牙齒一樣不美氣,整個小區都靜悄悄的。
十一月於單身公寓
SL
1。
敏君:
公曆的十二月份平平無奇,或許也有值得書寫之處,或許沒有,總之我只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