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死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似我大漢,若無治世之能臣,則無藥醫也!當是時,太傅一派,大將軍一派,十常侍一派,不思盡忠報國,卻互相掣肘,矇蔽聖聽,則我大漢危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焉雖躡足於行伍之間,卻欲為民請命,還我大漢朗朗乾坤!”
趙焉的一番話,引得在座四人皆是曠目深思,可謂振聾發聵,一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更是說得馬融雙目放光。
輕嘆了一口氣,馬融似是自嘲的搖了搖頭,說道:
“枉我等自稱鴻儒,卻不如趙焉小友之高義,罷,罷,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子幹你雖一心忠於漢帝,卻也是落了下乘。只觀子風今日一語,則天下當為‘四君’啊!”
“四君?”馬融的話,直接就把趙焉推到了與盧植平齊的高度,一個十七歲的少年,竟能得到如此讚譽,著實駭俗,這話若是別人說出來,定然招致一頓口誅筆伐,但這話卻是出自馬融之口,則幾乎直接奠定了趙焉在士人之中的地位!要知道,馬融可以算是當世第一權威啊!
倒是趙焉自己,對於馬融的評價卻有些汗顏,畢竟作為一個現代人,趙焉的見識比之漢朝人可要多得多啊,就連那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還是盜用顧炎武的。當下,趙焉便朝著馬融一禮,說道:
“馬先生過譽,焉何德何能,可與盧先生並稱。”
“子風,瓚兒,成兒,你等且去屋外等候。”
馬融沒由來的一句話,讓三人都有些摸不著頭腦,但卻不敢忤逆,站起身來,出了門去,屋內只留下了馬融與盧植二人。
“子幹,你與子風相處多日,觀此子若何?”
盧植並不知道馬融此話有何用意,只是照實答道:
“此子年紀輕輕,卻頗有風骨,且為人重情義,分恩怨,又博學聰慧,確為百年難得一見之才。”
馬融聞言,也是點點頭,靜靜的思考著什麼。
良久,馬融將屋外的三人叫了進來,對著趙焉說道:
“子風,我欲傳你衣缽,如何?”
*****************************;
第14話 龍馬眾生相
【大言情//。dayanqing。 我的隨身書包】
馬融一語,卻讓趙焉等人大驚,所謂傳授衣缽,便代表了趙焉將會成為馬融欽定的繼承人,一定程度上便代表了馬融本人,對於士人而言,這可是無比尊崇的地位啊!
見四人頗為驚詫,馬融開口解釋道:
“我一生為學,世人皆以我為《春秋》宗師,卻不知我最善黃老讖緯之術,尤善識人占星,我如今已經九十有七,門下弟子過千,然得意門生僅有三人。e3小說。蔡邕有大才,然其志在乎文墨之間,於民無益;鄭玄隨我年月最久,深得我經學真傳,然其氣度不足以傳我衣缽;子幹你有才學,能治一方,卻不能治國,甚是可惜。趙焉小友與我萍水相逢,方才初見之時,我觀其面相,乃是命宮寬大,有龍馬眾生相,而十七年前,天魁星落於常山,我便知此地必有天人降世,今日一見趙焉小友,便是證了此想。”
馬融善識人占星之事盧植也是知道,當年初見趙成之事,馬融便有“二十載離散”之語,後果然應驗,讓盧植深感佩服;今日,馬融又有此等批言,著實讓盧植又驚駭了一把,當即開口問道:
“敢問馬師,何為龍馬眾生相?”
“所謂龍馬眾生相,乃是勢如龍馬,躡足眾生之意,此命相乃天地所定,貴不可言,更甚於帝王之相,千年來,唯有始皇嬴政由此相,除此以外,更無其他。趙焉小友之語,令我確信他必是天帝所遣,救我大漢子民於水火之中,故而為師才由此決定。”
秦始皇嬴政,曾於趙國為質,困苦不堪,應了那句“躡足眾生”,而後橫掃**,成就霸業,又是天命所歸,勢不可擋。當他死後,秦王朝便內外交困,迅速衰亡,由此足見“龍馬眾生相”的影響力。而趙焉此時心中也是驚異不已,“龍馬眾生相”這五個字趙焉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了,在前世,便有占卜師曾注語他有此相,當為一代雄主,而此時又有馬融之言,讓他也是不得不信,總不見得馬融和那占卜師認識吧?
其實,中國的占卜相人之術確有它獨到的地方,只是傳承至今,其精髓大都已經散失,再加上不少人招搖撞騙,讓現在的人覺得這占卜之術不過是騙人的把戲。
頓了一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