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第4/4 頁)
就倒黴在“劉”上面了,甭管他是不是漢室宗親,反正你是不能率先稱帝的,現在的漢獻帝還在啊,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你稱帝了那就是不把漢獻帝放在眼裡,你不是號稱要以劉姓子弟身份匡扶漢室嗎?這就是你要做的?
所以,誰都可以頭腦發熱的過一把癮,甚至曹操喝高了的話也可以唯獨劉備是不可以的,誰讓你姓劉呢?
第三,是實力,說到底,實力還是邁不邁這一步的基礎標準,曹丕邁出去了還是因為有充裕的實力撐腰。
劉備有嗎?我們假設他在進位漢中王的時候,國力達到一個鼎盛的階段算是有實力的話,那麼,現在,單純的從實力比較來看,劉備不行了,不僅比不上曹丕,還要落在孫權的後面。
一切都是因為荊州軍區的喪失,關羽軍團的敗亡,全軍覆沒,這意味著劉備帝國整整折損了至少四分之一的根據地和軍事、經濟實力。
而這,還只是倒下的第一個多米諾骨牌。
第二個就是孫劉聯盟徹底撕破臉,不復存在,實力大為削弱的劉備所要面對的是兩個強勁的敵人,和其中隨便一個掰手腕都沒有勝算的劉備何況是同時面對兩個了?
所以,劉備就想改善其中一股勢力的外交關係,這樣的話在未來戰爭中不至於淪落為雙線作戰的尷尬局面。
他選擇的是誰呢?曹丕,於是就藉著曹操新亡的時候加強和曹丕的聯絡,妄圖修復一下之前不能再糟糕的局面,可惜,最後還是以失敗而告終,曹丕拒絕的理由是劉備藉著自己父親去世的時候談判是對自己和死者的不尊重,再加上之前連綿不斷的戰爭,促使曹丕根本就沒有什麼開始就直接粗暴的拒絕了,不過估計曹丕的想法也沒有這麼簡單,孫權率先示弱,如果再聯絡劉備的話就有點弄巧成拙了,必須讓那兩家自己打起來啊。
可是不管怎麼樣,從劉備的這個動作來看,我們也可以分析出後來之所以發動對東吳的戰爭並不是偶然為之的了,因為在這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