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3/4 頁)
是一個很聰敏的年輕人,可惜,英年早逝,正當曹操悲痛萬分的時候,荀彧出現了,向曹操極力推薦新人郭嘉,說他是經天緯地之才。
哦?郭嘉可以和偶的巇志才相提並論嗎?
那當然,只能比他好!荀彧打包票。
荀彧給曹操的印象是一直比較成熟穩重的,他說的話自然是有譜,而且這個郭嘉也是潁川人,正對自己潁川情節的胃口,於是決定好好和郭嘉談談(由此可見,之前郭嘉根本就沒有接近領導的機會),郭嘉能放棄這個機會嗎?自然是全力施展自己的軍事政治才華。
曹操呢,很滿意,一個年輕人達到這個修為已經算是不錯的啦,所以,同意頂替巇志才同志的地位,擔任軍事祭酒一職。
軍事祭酒是曹操在自己的幕僚機構中設定的官職,相當於5品吧,主要負責的就是參謀策劃,狗頭軍師的那一種,升到5品都算是質的飛躍,由此也可以看出在這之前郭嘉的軍中地位的確是不高,而荀彧只是在巇志才死後才正式推薦郭嘉走上前臺也是出於一種利益均衡的考慮,夏侯氏、曹氏親族以及潁川士族再加上其他流派,最好是不要有一個過於強大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嘛,再說了,就算是有,也要是曹操的血緣親族才可以。
但是,不管怎樣,郭嘉還是成功的入了曹操的法眼,以後有機會大展宏圖了,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宿命啊,和自己的前任巇志才一樣,都是英年早逝,難道這個位置被人下了詛咒?
14—10:最近與神的男人(2)
成為軍事祭酒以後,郭嘉的才幹開始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而他的才幹在哪裡?預知未來!很多在旁人看來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不可能取得勝利的事情,在他嘴裡那麼一說,就很輕鬆的實現了,有的時候,機率發生的越低,越冷門的東西,就越會經過郭嘉的嘴成為現實!
事件一:袁紹挑釁事件,估計是袁紹想試探一下曹操對自己的態度怎麼樣,抑或是想看看曹操的實力到了什麼程度,敢不敢和自己叫板,所以,故意去了一封言辭比較傲慢的信件。
曹操的原則是可以被打死也不能被嚇死,所以想教訓一下袁紹,不過底氣不足,就問荀彧和郭嘉,說:偶想教訓一下袁紹,但是估計實力不夠怎麼辦?郭嘉二人的意見比較一致,就是還沒有到動手的時候,現在應該把呂布之流先行剿殺,再圖和袁紹一戰,反正袁紹目前的焦點也是在公孫瓚身上,不要在這個時候浪費精力。
曹操對郭嘉的這個答案很滿意,畢竟這個時候的郭嘉才27歲,和老成持重、經驗豐富的荀彧想到一起去,著實不易啊。
事件二:征討呂布,下邳其實也不是白給的,曹操的大軍久攻不下,士兵疲憊不堪,曹操就想退兵,但是郭嘉完全不同意,認為呂布有勇無謀,而陳宮的話有一半是聽不進去的,所以,必須耗到最後,別看咱們累點,但是自亂陣腳的一定是呂布。
郭嘉以前根本就沒有和呂布或者陳宮接觸過,但是一語成讖,沒有多久,人困馬乏的呂布軍在洪水滔天前率先崩潰了。
事件三:三國曆史上最為詭異的一次預測事件發生了,就是在曹操和袁紹在官渡對決的時候,後方,江東的孫策開始了蠢蠢欲動,平定江東之後的小霸王可不是貪生怕死的劉表之流可以比擬的,曹操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畢竟江東方面已經有了相關的跡象,劉備可以不害怕,因為那發生的一切大部分還是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孫策不然,他的實力、野心還有戰鬥力都可以對曹操造成更大的威脅,遠非劉備可以比擬。
但是,只有一個人是絲毫不感到擔憂的,這個人就是郭嘉,他對忐忑不安的曹操說: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這未免有點太玄了,不錯,孫策的確有不少毛病,尤其是年少得志,更是輕狂不少,往往在這個時候出現危機並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但是,不要忘記,郭嘉所說的一切僅僅是一個理論上成行的東西,與其說是預測,不如說是一個詛咒,因為即使是孫策已經具備了一切必死的條件,那麼郭嘉憑什麼斷定他就一定在出兵許都抄襲曹操後路的關鍵時刻被人刺殺?
但是,還就是這麼巧,郭嘉放出這句話沒有多久,孫策還真的就是遇刺身亡了,千餘年後,林肯先生神奇的預測了自己的被刺身亡,有點晚了,這個記錄只是美國的,世界的被郭嘉給破了。
所以,在確定史料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