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成了所謂“左派”和“右派”。但是,“左派”和“右派”,並不是絕對的。“左派”可能變成“右派”,“右派”也可能變成“左派”。主張公平優先的,在某個問題上也可能大講效益;主張效益優先的,在某個問題上也可能大講公平。所以,不要簡單地把思想家分為“左派”和“右派”,左右是會相互轉化的。
□ 怎麼會這樣呢?
■ 這也不奇怪。好比兩個人,一個在南邊,一個在北邊,面對面走過去,交鋒。結果怎麼樣呢?很可能是南邊的跑到北邊,北邊的跑到了南邊。
□ 走著走著,就走到了自己的“反面”?
■ 對,我稱之為“走東門,進西屋;打左燈,向右轉”。
□ 會這樣嗎?
■ 會呀!比方說,墨子是主張平等的。他認為,人人生而平等,沒有親疏遠近高低貴賤之分。因此,對每個人、一切人,都應該平等地、無差別地愛。這就是“兼愛”。但墨子又同時主張“尚同”,要求所有人都無條件地服從上級,而且最終只服從天子一個人。請問,這是平等呀,還是不平等?是“左”呀,還是“右”?
□ 這還真不好說。
■ 還有,墨子的立場,無疑是草根的、平民的、勞動人民的。為了替勞動人民爭取權益,墨子著書立說,奔走呼號,率先垂範,身體力行,恨不得磨穿鞋底,磨破嘴皮。然而他的改革方案又是什麼呢?君主專政,精英治國。
□ 墨子主張精英治國嗎?
■ 主張。這個主張,在墨子的思想體系裡面,也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尚賢”。具體地說,就是由最聖明的人擔任天子,次聖明的人擔任國君,再次聖明的人擔任鄉長里長,然後村民、鄉民、國民、人民,逐級“尚同”。村民意見分歧,里長統一不了,鄉長說了算。鄉民意見分歧,鄉長統一不了,國君說了算。國民意見分歧,國君統一不了,天子說了算。天子,是最高的決策者和仲裁者。請問,這又究竟是“草根政治”呀,還是“精英政治”?是“人民*”呀,還是“君主專政”?
□ 這麼說,墨子的思想,是自相矛盾的?
■ 你看是自相矛盾,我看是邏輯必然。因為有一個問題墨子解決不了,那就是平等之後,人際關係如何規範,社會秩序怎樣維持。
□ 這個問題誰解決了?
■ 法家。
□ 儒家解決不了嗎?
■ 儒家怎麼解決得了?儒家是主張不平等的。不過有趣的是,挺身而出維護民權,甚至認為民權高於君權的,卻又是儒家的孟子。
□ 這又是怎麼回事?
■ 我們下次再說。
txt小說上傳分享
捌 從君權到民權(1)
孟子認為,君主不合格,人民就有權革命
□ 上次你說,孟子挺身而出維護民權,甚至認為民權高於君權,是這樣嗎?
■ 是啊!孟子的名言眾所周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嘛!
□ 說說而已吧?
■ 不,真幹。有一次,孟子問梁惠王——
□ 梁惠王是誰?
■ 就是魏惠王。因為他把國都遷到了大梁,所以又叫“梁惠王”。
□ 梁惠王這個人怎麼樣?
■ 很牛。他的祖父是魏文侯,父親是魏武侯。他自己繼位以後,二十多年間魏國是戰國群雄中最強大的,因此第一個稱王。
□ 第一個稱王的不是楚嗎?
■ 那是在春秋。戰國第一個稱王的是梁惠王。
□ 梁惠王這麼牛,孟子對他應該很客氣吧?
■ 很不客氣。當然,開始的時候,梁惠王也不客氣。孟子第一次去見梁惠王,梁惠王就大大咧咧地說,嗨,老頭!大老遠地跑來,打算給寡人的國家帶來什麼好處呀?
□ 孟子怎麼回答?
■ 毫不客氣,硬邦邦地就頂回去——“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還說,現在天下大亂,就因為諸侯、大夫、士人、庶人,都只想著對自己有好處。上上下下,爭權奪利,豈有不亂之理?所以,再也不要講功利、講好處,要講仁義、講道德!
□ 後來呢?
■ 後來孟子就不停地教訓梁惠王。
□ 怎樣教訓?
■ 設套兒,或者說啟發式。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