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七個人,三男四女,據說本來是六個人的,三男三女,配好的,為的是希望他們能夠在這裡紮根一輩子。既然要紮根一輩子,當然要開花,還要結果,所以就必須男女搭配好,不能破壞下山彎的陰陽平衡。下山彎已經夠慘的了,再也經不起破壞了。果然,下來的七個人很快就分成了三對半,這個“半”當然只能是項茹梅,因為只有項茹梅比他們都小一撥,那時候小一撥就好像小了不少,既然小了不少,當然也就沒有辦法跟他們相配。再說項茹梅也絕對不會跟他們相配,因為這個比他們小一撥的小丫頭心裡面已經有人了,這個人就是歐陽健。
第一章 延安公社
5
延安公社共有三個大隊,分別叫做南彎、北彎和下山彎。三個大隊從南、北、東三個方向圍著大山。這座大山從下山彎看上去象是一座孤零零的沖天石柱,其實她是一條長長的山脈,是一條像土丘脈一樣的山脈。但是比土丘脈高許多,寬許多,更長許多。事實上,這個山脈一直往西是沒有盡頭的,她一直連綿到青藏高原,哪裡算是頭?
山脈沒有頭,但是她有尾,她的尾巴的末梢就是下山彎。下山彎要是再往東就是湖北了。下山彎在山脈的最東面,按道理應該叫“東山彎”才對,但是她就叫下山彎。至於她為什麼叫下山彎而不叫東山彎,現在已經無法考證了。不僅項茹梅他們當年上山下鄉的時候沒有人能夠考證出來,就是那個已經成為某某學者的老知青在許多年之後榮歸故里的時候,非常希望能給鳳凰衛視縱橫中國節目一個合理的說法,但最終也沒有能夠如願。
由於尾巴末梢伸的比較遠,下山彎的位置相當於“丫”字的最末端,到上面兩個端點都蠻遠。沿著“尾巴”往西南方向走二十里是南彎,公社就在南彎,就是那天他們來的那個地方。沿“尾巴”向西北方向走二十里是北彎,北彎就是歐陽健插隊的那個地方。南彎和北彎之間隔著一條“尾巴”,從北彎翻過“尾巴”就是南彎,所以北彎的人從來都不到下山彎來,北彎的人要是出山就直接翻越“尾巴”去公社,而不會繞到下山彎來。翻“尾巴”雖然路難走一些,但是隻有十里路。誰都知道,走十里山路總比走四十里平路好,況且所謂的“平路”也並不平坦。現在項茹梅在下山彎,而歐陽健在北彎,其實從下山彎到北彎也就是二十里地,天氣好的時候,比如剛好雨過天晴的時候,站在下山彎的土脈頂上,隱隱約約還能看見北彎的炊煙。事實上,項茹梅就經常站在那裡向西北方向遙望。遙望那若隱若現的炊煙,和那炊煙下面隱藏的人家。
一轉眼,項茹梅來下山彎已經三個月了。三個月裡主要就是跟著老鄉翻茶葉地,翻茶葉地的作用相當於大田裡鋤草,只不過大田鋤草用的是鋤頭,翻茶葉地用的是釘耙。按說翻茶葉地是力氣活,對剛剛滿十六歲的城市女孩來說應該不算輕,但是項茹梅從小就不是嬌生慣養,再說這翻茶葉地本來就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老鄉們對翻茶葉地好像並沒有什麼積極性,本來就是糊差使,幹一會兒說一會兒笑話,所以項茹梅並沒有覺得多麼吃力。到月底評工分的時候,其他女知青都是評了六分工,她年齡最小,居然還評了八分工。
老鄉給項茹梅評八分工的主要原因還不是她比別人多幹了什麼事情,主要是勞動態度。項茹梅乾活除了從來都不叫苦之外,三個月裡她一次都沒有請假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生產隊沒有星期天,誰要是有事,跟隊長打個招呼,該幹什麼幹什麼,反正不記工分就是了。除了項茹梅外,其他幾個知青基本上一到星期天就請假,就是沒有什麼事情也請假,或許他們還是以為這是城裡,還要休禮拜天,所以,相比較而言,老鄉們就認為項茹梅勞動態度最好。
其實也不是項茹梅勞動態度真的比他們好,而是因為項茹梅根本就沒有什麼地方去。其他知青都有同學在南彎或者是北彎,他們休息都有地方跑,只有項茹梅一個熟人都沒有,就是休息也沒地方去,既然沒地方去,還不如跟老鄉們在一起,跟老鄉們在一起不寂寞,而且能掙工分。雖然一個工分沒有多少錢,但是項茹梅是坡坡屋出來的,懂得錢的金貴。
要說項茹梅一個熟人沒有也不確切,至少她是認識歐陽健的,只不過歐陽健可能並不認識她。項茹梅也想過去北彎,如果她去北彎,那麼她就能夠見到歐陽健,只要能夠見到歐陽健,或許她就能跟歐陽健正式認識,畢竟大家都是重慶來的下鄉知青,而且說起來都是二中的同學。但是有什麼理由去北彎呢?項茹梅想了很長時間,也沒有想到一個好的藉口,總不能什麼藉口都沒有,就是這樣跑到北彎去見歐陽健吧。項茹梅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