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頁)
爺子的打罵,在理髮功夫上,老爺子一絲不苟,要求他父親精益求精,不知他父親在背地裡吃了多少苦,才把技術精湛了,從他爺爺手裡接過了剃刀,他爺爺也就從此退休了,“湯一刀”的稱號也自然而然掛在了他父親脖子上了。
他父親給他取名湯仕途,希望他能認真讀書,讀出個名堂,光耀門楣,就算最後不能光宗耀祖,再怎麼也不能做理髮匠。事與願違,湯仕途從小就在父親的攤前轉來轉去,耳濡目染,甚至偷偷拿著父親的剪子有模有樣給自己剪起了頭髮,他父親看見兒子那凹凸不平的頭髮,既生氣又好笑。成績優秀的湯仕途初中唸完就一心要跟著父親學剪頭,被氣急敗壞的父親痛打了一頓。年輕的湯仕途就是一根筋,認準的事情別說九頭牛拉不回,就是十八頭也不見得有成效。結果又被氣急敗壞的父親狠狠打了第二回,最後棍子都打斷了,湯仕途一聲不吭,一滴淚沒留,可他父親卻傷心地哭了。湯仕途第一次看見父親像女人一樣的哭泣,他覺得好笑,父親的眼淚更堅定了湯仕途百折不回的信念。最後父親心軟了,湯仕途如願以償。
直到有人叫湯仕途“湯一刀”,湯仕途心喜萬分,覺得自己成功了,有出息了,沾沾自喜了起來,他一直活在這樣的自滿中。
沒料到的是,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快,狗屎凼周圍陸續被吞噬,人少了,剪頭的自然也跟著少了,在街邊老攤剃頭的人是寥若晨星。人到中年時,湯仕途那份狂躁不安的稜角漸漸被歲月沖刷磨平掉了。
直到父親死了,他才真正明白父親當年流下的那些眼淚的價值,而他的年少輕狂卻把這些價值踐踏得粉身碎骨,一塌糊塗。
那時,中年的湯仕途流下了年輕時的眼淚。
望向一米之遙的遠方(39)
這是1999年的最後一天。
整個城市都沉浸在迎接新年的歡快愉悅的氛圍裡。張燈結綵,喜氣洋洋。
千禧年!
這個詞被各種媒體以及各種有利可圖有機可趁的人大勢宣揚,千禧年的姿態正被人肆意地拔高,於是,每個人都開始覺得是幸運的人,能夠見證新舊千年的交替更迭。
各大廣場,人們紛至沓來,聚集在一起,人山人海,一起吶喊,為新年倒計時。然後一起歡呼,一起祝福。
年年如此,今年特別濃重,還有各種文娛表演活動。
商家看準了時機,打出了各種口號吸引客源,策劃了精神紛呈的主題活動,促銷著大量和千禧年有關的商品。
這個城市今夜最熱鬧的就算勝利廣場了。勝利廣場正中央矗立著一塊高大莊嚴的勝利碑,紀念這座城市解放而專門修建的。以前它是這裡獨一無二最高的建築,而現在地處商業圈的中心,周圍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儘管如此,它的肅穆在這喧囂的城市裡更加顯得不一般了。勝利碑一年四季都被各種鮮花簇擁著,它時刻彰顯著城市舉人浴火重生的歷史,時刻被來往的人們抬頭瞻仰。
勝利碑頂上有一口鐘,每個正點都會敲響,歷經了半個多世紀後時鐘總是忽快忽慢,所以每天都有工人不得不去進行校對。
每個新年,人們都會在這裡共同對新年進行倒計時。估計今年會超過五萬人,所以政府相關部門早就做好了各種預案和準備,出動了不少警察推護秩序。
李月月二毛強兩口子去了嘉陵廣場,那裡打出的口號是“和愛的人一起過千年”。
身著西裝的二毛強走的時候,去告訴張正國,叫他一起去。
張正國說,我沒有愛的人,不去。
二毛強說,這不用擔心,去廣場上找一個愛你的人,只要你給錢,多得很。
說完,二毛強和李月月都翻來覆去笑起來。
遲鈍的張正國也明白了二毛強的意思。他大叫了一聲滾。
於是,李月月緊緊挽著二毛強的手,頭微微地靠在二毛強的肩膀上,小鳥依人,一邊笑著一邊滾了。
張正國生氣了,看著他們的挑釁的背影,罵道,姦夫*。這可能是張正國從碟片裡自學到的第一個詞語,用得準確無誤。
罵完後,張正國一直看著他們消失在路的拐角處。他回到房裡,開啟了收音機,這是他唯一的家電,正直播著各個廣場慶新年的情況,主持人那亢奮的聲音讓張正國無比的煩躁不安。他索性關掉了。
窗外的黃桷樹被夜幕撕成了張牙舞爪的剪影。華新街很安靜。
張正國開啟了瓶蓋,一個人喝著那剩下的半瓶小綿曲。
這是一種二兩瓶裝的白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