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4/4 頁)
異數。按照以往的情形,如果皇帝高興多寫了幾個福
字,就把它封有在乾清官裡,等到下一年冬天,再賞賜御前侍從、軍機
大臣,這還有個名堂叫“賜餘福”,也算一種殊恩呢!
臘八粥 自古傳說臘月初八是佛教始祖釋迦牟尼證道的吉日良
辰,所有信仰佛教的人,對於臘月初八都稱之為佛臘,又叫臘八節。臘
八那天,佛門弟子要用豆果黍米熬粥供佛,說是喝了佛粥,可以上邀佛
祖庇佑。自從佛教從印度傳來中土,各大禪林寺院,都在臘月初八那
天清晨熬粥供佛,不但五穀雜糧靡不悉備,為示誠敬,還要加入各樣珍
貴幹果,所以又叫七寶五味粥。中國民間喝臘八粥,始於漢武帝時代,
到了盛唐過臘八節啜臘八粥的風氣,曾經盛極一時。有清一代,是信
奉佛教的,到了康熙中葉,天下承平已久,物阜民豐,康熙對於漢武貞
觀又是特別崇拜的,於是由御膳房大量熬粥,頒賜有功臣僚供佛,以示
榮寵。據說熬粥之前,要由皇太后或皇后先行把粥米粥果品質分量,
逐一檢視,一到子正時刻,就開始下料熬粥,宮廷熬製的臘八粥,粥料
是糯米、小米、紅豆、玉米糝、高粱米、大麥仁、苡米,粥果則有幹百合、
幹蓮子、榛瓤、松子、杏仁、核桃、栗子、龍眼、乾紅棗等等,先把紅豆洗
成豆沙,把紅棗煮熟剝皮去核,棗皮棗核用紗布包起來煮水,澄出湯來
倒到粥裡,一塊熬粥,棗香柔曼,入口怡然。粥果裡的百合、蓮子、慄
子,要跟粥料一齊下鍋,至於其他粥果,例如除去皮核紅棗、松子、杏
仁、榛瓤、核桃、龍眼乾,都剝皮另放,等喝粥時再自取所需。供佛祭祖
所用容器,照宮中規定,供佛祭祖賞賜臣僚,沒有用碗盛的,一律使用
粥罐。同時粥罐裡只准放紅糖,不準放白糖,究竟是什麼原因,誰也說
不出所以然來。同時因為粥罐面積大,粥面易繃皮子,有巧手嬪妃宮
眷.用山裡紅、荔枝、龍眼,配上松子仁、瓜子仁,做出各種款式花鳥蟲
魚,彷彿蒸炙鳩鱗鬣宛然,放在粥皮子上,真是上方玉食,令人嘆為觀
止。雍正即位之後,每逢臘八賜粥,更令官窯特製一種白地青花瓷粥
罐,遍賞親貴近臣。後來有人無意中發現,這種瓷罐,注入清水養殖矮
枝芍藥比起一般尊彝晷卣,可以多耐時日。這一傳說不要緊,那些平
素不被人重視的瓷粥罐,都變成琉璃廠古玩鋪的珍品啦。供佛祭祖完
畢,凡是住有後妃貴嬪的宮院,廊前檻外,古樹柔枝,都要在虯乾花根
濃濃澆上一勺臘八粥,還要分別在花木枝幹繫上一縷綵帶,傳說不但
可以辟邪,到了獻歲發春,莖幹茁旺,而且葉茂花繁,是否真有那回事,
只有天知道了。臘八賜粥,是由太監夥同蘇拉拎著提盒分送各宅邸
的,太監蘇拉來臨,舉家大小按人口各致敬使車力一份。所以當時紅
太監,專挑人口眾多大府邸去送粥,至於人少門薄的人家,就歸不走紅
的太監去辛苦了,一個臘八節下來,官監們敬使所得,為數也非戔戔,
正好過個肥年呢!近支王公椒房貴戚於謝恩領粥之餘,也要把自己家
中所熬臘八粥呈獻內廷品嚐。上賞臘八粥,恩出自上,可以孤零零果
粥一罐,而且還要磕頭如儀。進貢的臘八粥則為了藻飾增華,還要陪
襯上兩菜兩點,名為供養佛前,為主上增福增壽。所以菜點純用淨素,
這對一些勳戚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