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3/4 頁)
岳家就是一條被殃及的池魚!
嶽文海潛意識裡覺得皖北不安全,他環看四周,河南安徽盡是是非之地,湖廣也不可久留,江南已成虎狼之穴,只有河北山東算作安穩,但是嶽文海在山東當過官,他知道山東那地方只是表面平靜。現在反軍的勢頭越來越旺,他可不看好山東的太平長久。而河北,呵呵,還是更遠離是非一些的好。
嶽文海把目標放到了廣東,他有一個同鄉同科的好友正在廣東為官,官路比他順暢,已經是一府通判大人了。一家人去了廣東,也不圖謀什麼,只求一個太平。通判的招牌,足矣!
嶽文海往東的目的地是海州【連雲港】,那裡有去松江的海船,到了松江再換船南下,就是很簡單的事情了。
作為一個年近半百的老頭子,作為一個純正的內路人,前生幾十年就沒過過長江的北方人,連游泳都不會的嶽文海對於大海是極為恐懼的,對於嶺南的氣候也是極為恐懼的。雖然現在的嶺南早就不是唐宋【北宋】時候的瘴癘之地了。
事實上五河縣與岳家這般整個家族開始遷移的官紳之家為數並不少,只不過他們大多數是跑去了鳳陽府城。就是少數要遷避外地的,如果嶽文海這般一去萬里者,也寥寥無幾。
自從混元教的義軍打破潁州府城以後,賊首樊明德匯合了劉松、楊集二賊後,其教眾已經有了五千人,他們又拿著糧食招引吃不飽肚子的窮農赤戶,才幾日間兵力就超過了萬人眾。現在其兵正在攻打宿州,鳳陽震動,民間惶恐,這天下哪裡還有三五年前盛世太平之景象啊。
嶽文海是進士出身,讀過書,知道盛唐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那歷史上的一幕跟眼下之天下太相似了。都是皇朝進入鼎盛之期,都是皇帝好大喜功,偏用外戚,揮霍奢靡無度,且頻頻用兵於外……
嶽文海這般拿李隆基跟乾隆作比較,事實上安史之亂時大唐的情形與眼下滿清的天下,情形則是絕對不同的。但人被事情‘逼’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往往會‘忽略’諸多的小細節,而只把事情朝著大節奏安插、對比。
嶽文海現在依舊不相信復漢軍能成功的反清復漢,但他認為這場‘起義’,就是那大清朝的‘安史之亂’,是大清江山由盛轉衰的分割點。
“誰能想到兩年前在自己面前畢恭畢敬的一對父子,現在就成為禍國巨寇賊酋了?”嶽文海腦子裡都還能記得陳惠和陳鳴的身影。後者至今也只是個不滿二十的小年輕啊,卻屢戰屢勝,打滅了大清多少提督總鎮,封疆大吏……
“天下名將??荒誕,真實荒誕!”
……
同時間的魯山。
李小妹抱著小陳鼎擺弄著床面上倒著的一隊玉石、金銀雕琢的小玩具。這其中有陳鳴一路下江南收攏到的戰利品,還有他打下南京城以後招來城內的巧匠,靜心打製雕琢的。價值絕對不菲,就那小小一箱子,十萬兩銀子不敢保證,七八萬兩銀子綽綽有餘。
跟這個小箱子一塊送到李小妹手上的還有另外一個箱子,裡頭全是女人喜歡的珠寶首飾。
鴿子蛋大小的紅寶石,鮮豔美麗,殷紅的強烈色彩給人感官彷彿是團燃燒的火,流動的血;還有藍瑩瑩的如同一汪海水的藍寶石,甚至是十分少見的紅藍半生寶石,被能工巧匠雕成了一對交頸鴛鴦;還有一件件珊瑚瑪瑙首飾,大拇指頭樣的珍珠,極品的羊脂白玉……
那每一件都是陳鳴親自挑選的,都代表著陳鳴的一番心意。而且這個小箱子裡還有一封言辭肉麻火辣的信。他在湖北討了一個小老婆,這事兒保不準就會傳到李小妹耳朵裡。陳鳴這封信不是對李小妹的保證書,這年頭男人才是天。而是為了寬慰她的心。
兩個小箱子是暗營送回魯山的,這已經不是陳鳴第一次動用暗營往魯山送東西了。去年小陳鼎滿週歲的時候,他就讓暗營往魯山送了一趟。
陳鳴帶領的遠征軍與根據地之間,看似隔著好遠一段距離,可雙邊始終有著暗中的溝通渠道的。
復漢軍從本質上來講就還是一支傳統式部隊,精神狀態上比之北伐的太平軍兩萬精銳都有不如,這樣的軍隊三五個月出徵在外還好,可要是一兩年【陳鳴心裡都沒有一個確切的譜】長期在外征戰,即便一路大勝,軍心士氣也不可能一直保持著巔峰狀態。那麼怎麼解決掉這個問題呢?
家信。溝通兩邊的家信。陳鳴隊伍裡的老兵,多來自汝州和南陽。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疲憊的征戰期間,一封家書的到來,會給士兵帶來不可估量的激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