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譬如樹和藤,魚和水。只要用心尋找,生命的感動無處不在。更多時候,生命都是靜默的,它堅強剛毅,盎然挺拔,只要一息尚存,就能昂揚的生長。
瞬間,我明白了生命的真諦。
【叄】
每天清晨或是傍晚,我都能看到一位老人,佝僂著身軀,拿著長長的掃帚,在馬路邊忙碌著。無論春夏秋冬從不間斷,彷彿一株閱盡人間滄桑的藤,儘管累的彎下了腰,仍然頑強向上生長。
初春的早晨,仍有些寒冷,天黑漆漆的。大部分人家仍在睡夢中,老人拿著掃帚已經在馬路上忙碌,用勤勞喚醒沉睡的陽光。他生活在紅塵的最底層,閱盡世間百態,看淡功名利碌,用雙手迎接生活的每一天。
老人的老伴去逝早,膝下有二個兒子,都在外地工作。前些年回家,要接走年邁體衰的父親,被老人拒絕了。老人說,離不開故鄉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那些是他的根,牽著他的魂。雖然年紀大了,但還能動彈,只要活著就得勞動,那樣才是對他的好。離開家,到大城市生活,儘管條件優越,但老人覺著陌生。二個兒子沒辦法,好說歹說,老人還是不願意離開,只好讓老人留下。
後來,二個兒子回家為老人修整了房屋,留下足夠的生活費,併為老人張羅著找保姆,也被老人拒絕了。老人從不動兒子留給的錢,周圍的鄰居不解,問:“幹嘛受這個洋罪,有福不享?”
老人淡淡一笑,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咱身體還行,還可以動彈,不用麻煩大家。再說,離開這裡不勞動,很不習慣,會生病的。”鄰居們無言,就這樣老人仍然每天風雨無阻的辛勞,乾癟皺巴的身軀裡蘊藏著無限的生命力。一如那些藤,並不需要肥沃的泥土,也不需要多少營養,當陽光照耀大地時,慢慢的生根、發芽,直至攀伸到樹梢枝頭。
老人是藤,也是樹。平淡的生活,給予他充分的營養,用並不偉岸的身軀支撐著明天。原來,功名利碌,生死憂歡咫尺之間。一如那些靜默的藤,*著天地的靈氣,相依相守,以合抱之勢,看歲月榮辱,紅塵變幻,這大約就是上蒼良苦的用心吧。
這些藤,穿過風塵帶來清香,讓我感動。在老人身上,我看到善良、勤勞的影子,常常覺著,老人就是這個世界最美的風景,世間因他而美麗動人。
兀自獨想,如果用心看,仔細尋找,原來身邊並不缺乏這樣的風景,甚至荒野的牆角旮旯也會長出青綠色的藤,只不過換了地點感覺有些微妙,說不定哪天會攜本書,在藤下閒坐,至於書讀或是不讀,皆不重要。
夕陽的餘暉均勻的灑下來,不遠處老人又在忙綠,仍舊一襲舊衣,拿著掃帚,不緊不慢的工作著,像一幅恬淡幽靜的水墨畫,這情景,多年來一直浮現眼前,縈繞於心……
【肆】
坐在時光的蔓藤下看紅塵滄桑,我該用怎樣的心情,打量晨光中那些靜默的靈魂?是否所有的浮萍都似無依無靠的藤,一如一個人的人生,兜兜轉轉,起起伏伏,沒有終點?
夏,漸深了。抬首,彷彿可以看到藤的枯葉,樹的蕭索,山的荒涼。這樣的想法有些傷感,恍惚,時光將一片藤葉輕輕印在歲月的扉頁上,陽光下,幻成一幅圖,筆墨淺淡,著色均勻。
回過神來,才覺,戀著藤,其實是戀著那些脆弱的生靈,潛意識中希望它們在這藍天下可以茂盛的生長。剎那,回到久遠的年代,在一片青藤下,一雙小戀人坐在石凳上,翻閱著《西廂》,溫潤的空氣中含著若有若的清香。藤,靜靜的聽風歌吟,欣賞著眼前幸福美景……
歲月如煙,不堪回首。每天路過園子時,我總能看到那抹青綠的身影,含有淡淡的喜悅,似一位弱不禁風的女子,在時光的枝頭含笑歌唱,從春到秋,從榮至枯。我因此感到,那片藤是認識路的,每一條路上的陽光,它都知曉。
而我,又知青藤多少呢?腦子裡除了淺表的臆想外,再無其他了。青藤、老人、院落,他們之間並沒有什麼聯絡,在我的記憶中,相信,那是我的夢,也是我的魂。沒有虛偽、狡詐,有的只是生活的尋常,淡淡清歡,僅此而已。
我試圖走近那片藤,自私的佔為己有時,卻發現,無從下手,連靈魂都在嘲笑我的無知和貧窮。於是,我不斷在嘴邊叨唸記憶中那些故事,不斷刪減、增加一些無用的情節,希望可以如藤一般清新可人,就算偶有仳漏,至少可以帶給我一時的愉悅,哪怕違心的幸福也好。然,未能如願。我又企圖把它粉飾一新,好讓自己在風起雲湧時有個居所,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窩棚,足夠讓我珍藏一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