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另十六個人做到一半就被打斷,五分鐘後再讓他們繼續完成。完成後,讓三十二人回憶這二十二件事分別是什麼。
實驗結果是:前十六人平均回憶率只有百分之四十多,而後十六人平均回憶率卻將近百分之七十。
透過一系列的後續試驗,蔡格尼克得出了結論:人們有著天生的完成欲,對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對已經處理完的事情更有印象。
中途被打斷的人會感到不爽,並期待著完成,所以印象深刻;而順利完成的人,完成欲得到了滿足,很快就忘了。
這一現象後來被稱之為蔡氏效應(蔡格尼克效應)。
蔡氏效應的應用也十分廣泛,演講中的留白效應、電視劇中的廣告插播等都屬此類。我們會覺得網上看電視劇不如電視上看得爽,就是蔡氏效應的影響了。
比如央視節目,《今日說法》中雖然沒有插播廣告,但是每到案情有所進展的時候都會插入一段案件回放。於是,觀眾的完成欲被吊起,期待著案情的進展,對前情的印象也會更加深刻。
而《走近科學》則是做的更絕,有時候就在最撓心的地方來一句,請看下期。於是,下期節目你又來了。
那麼,在小說中又該怎麼吊起讀者的完成欲呢?
在前面的神經鏈與獎勵機制中,從神經鏈被觸動到獲得獎勵、滿足願望,這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如果神經鏈被觸動,獲得獎勵的過程卻被打斷,那麼渴望獲得獎勵的**就會變成完成欲所帶來的期待感。
正是因為如此,很多小說中都有主角歷盡艱辛,即將得到寶物的時候,突然有人來橫插一腳的劇情。這般再次經歷一番波折而獲得寶物,比直接獲得更讓人愉悅。
在章節劃分方面,平庸的作者,前一章在事件完成之處結尾,後一章開頭時突生變故,開始新的劇情。優秀的作者則會讓前一章在事件完成後,突生變故之時結尾,讓讀者期待著下章的新劇情。
002:從心理學淺析小說角色人物刻畫
人物塑造是小說創作過程中一個永恆的話題。在以個人英雄主義為核心的網路小說中,能否塑造出生動形象,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直接決定了一部作品的成敗。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作者們通常採用“扁平人物”塑造,也就是所謂的臉譜型人物。
一般來說,扁平人物的主要塑造方式為強化“人物標記”,包括強化性格標記、語言標記、行為標記等。能夠做到這幾點,已經足以塑造出豐滿的人物形象。
但實際上,人的行為、動作也並非總是完全符合某一性格特徵的。足智多謀的人也有犯低階錯誤的時候;愚昧無知的人也有一時開竅的時候;粗魯莽撞的人也有心 ;思細膩的時候;剛毅果斷的人也有猶豫不決的時候。如果單純的透過反覆出現同一特徵標記來強化人物特點,難免會造成些許生硬感。
同時,一個性格獨立鮮明的主角,能夠使性格相近的讀者輕鬆地產生認同感,同樣也會阻止性格不同的讀者產生代入感。
本文將會提出另一種人物標記強化方式。
此種方式不但可以更好的塑造特色鮮明、形象生動的人物,更能夠避免性格與行為完全統一所帶來的生硬感,同時亦可解決不同性格的讀者與小說代入感之間的問題。
這便是——強化心理原型標記。
簡單易懂的原型心理學
學習心理學有助於人物的心理刻畫,這並不難理解。
但實際上心理學種類非常多,比如研究治療心理疾病的臨床心理學、研究神經系統與心理活動的神經心理學、研究年齡與心理變化的發展心理學等等。
顯然,為了寫小說把這些一一學過來根本沒必要。
對於網路小說創作而言,原型心理學更加快捷方便。
原型概述
原型的概念最早來自於卡爾。榮格,約瑟夫。坎貝爾把原型的來源解釋為人類較深層的集體無意識,卡羅爾。皮爾遜則給出了十二原型的理論。
不過這些並不重要,在這裡,我們只需要將原型理解為人格的標準模式即可。
每個人都擁有著十二種原型。天真者、孤兒、戰士、照顧者、追尋者、破壞者、愛人者、創造者、統治者、魔術師、智者和愚者,每種原型都可象徵一種人格,負責著不同的人生歷程。
原型本身並沒有好與壞、強與弱的分別。但是由於不同的人成長經歷、生活環境、所受教育以及其他一些先天因素的不同,原型的表現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