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孝廉制(第2/3 頁)
而這中間還有個中庸,關係戶。
但是三個老頭很辣啊,直接一個斬。若是郡守選出來的人發揮不妙,那就斬郡守。這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了。
在脖子上駕著一把刀的情況下,劉馮相信,這天下的郡守,在選拔孝廉的時候,都會慎之又慎。
這就可以達到唯才是舉。
不管是寒門,還是士族,只要有才學,都有機會。這不僅是可以讓劉馮籠絡住天下人才,還可以打破世家大族的壟斷。
這跟科舉其實已經沒什麼兩樣了。
而更加讓劉馮歡喜的是,這個辦法是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三人一起想出來的。論韜光養晦,論眼光很辣,這三個老頭加起來也步是他的對手。
但是這三個老頭活在這個世界上加起來有二百多年了。那經驗是豐富老道,他就算是拍馬也趕不上的。
既然三個人花費了這麼多的時間考慮,那麼能夠通行的機率就很大。
這是神兵利器,只要有了這個。天下的人才就會源源不斷的融入整個漢室。
除此以外,三老還還羅列了許多的硬性標準。分兩大類,孝,才。
古人對待德行很看重,孝乃百善之首,可以當作是德行的一個標準。才就不用多說了。
這個標準,對於下邊的郡守來說,選拔人才有了根據。
看得出來,對於這個孝廉制,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三人確實是花費了很多心思。
劉馮壓下了心中的喜悅,舉拳對著三人深深的一禮,說道:“漢室中興,全賴三位老先生了。”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啊。所謂的名臣名將也只是一時之選,數十年內,也就相繼死絕了。
這孝廉制才能長期存在啊。
“為漢室盡忠,老臣等深感榮幸。”三人對視了一眼,對著劉馮舉拳說道,很是誠懇。
沒有一點虛假。
這三個老頭其中兩個是出身大族,但是他們制定的制度,卻是唯才是舉。可見沒有任何偏心,只為漢室永昌。
劉馮更加感動,嘆息道:“三位老先生久在荊楚,漢室卻不能用,實在可惜。不過,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孤能得到三位老先生,當真漢室幸運。”
“殿下言重了。”三人連忙說道。三個本瀟灑自在的老頭,在劉馮皇太子的光環下,這瀟灑自在的性格,改變了不少。
“不知太子殿下,何時實行這個制度?”片刻後,司馬徽期待的問道。
這個制度乃是三人嘔心瀝血想出來的,司馬徽都迫不及待的劉馮動用了。
“此是國家根本,等攻打下許都,當請父皇親自下旨推行。”劉馮鄭重道。
“諾。”司馬徽有些遺憾不能立刻執行,但是劉馮的鄭重,以及天子親自推行所帶來的影響力,仍然讓司馬徽無比的期待,應諾道。
劉馮點了點頭,繼續沉浸在欣喜之中。很久後,劉馮才放下了竹簡,抬起頭認真的看向這三個德高望重的老頭。
沉吟了片刻後,劉馮說道:“雖然人才選拔的制度,已經被三位老先生完善。但若是三位老先生從此後埋頭讀書,卻是可惜。”
“這,殿下,我等實在老邁,不堪重用啊。”三人本是欣喜的,但是聽了劉馮的話後,心下一涼,黃承彥連忙說道。
幫助劉馮制定這個制度,是應該的。但若是操勞的話,真的是有心無力啊。
“呵呵,三位老先生多慮了。孤不是打算任用三位老先生為重臣,給予權柄。而是打算讓三位老先生,讀書,教導學生。”
劉馮呵呵一笑,說道。
“讀書,教導學生?”三人眼睛齊齊一亮,道。
在荊州劉表的治理下,有很多的學校,很多很多的老師。不過,三個人都是臭脾氣,都是看不上劉表。
因此,都沒有當老師的機會。
但這不代表三人不喜歡當老師,這可以從三人陸續的收攏徐庶等人為弟子,教導成才就可以看出來。
只是實在不想為劉表做事罷了,但現在劉馮不同。
若是能大規模的培養學生,傳承平生所學,順便的可以為劉馮培養更多的人才。三人的心中卻是千百個樂意的。
看著三個頭髮花甲,但卻期待無比的眼神,劉馮心下嘆息,更為當年漢室不能用這三個人才,實在是可惜。
“正是。孤打算設立三所學校,分別讓三位老先生管理。待天下略平,則分開建設在重要的州郡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