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寧夏山區缺水,主人家連涮鍋水也沒有,狗就靠吃小孩的屎生活,狗會把小孩的屁股都舔得乾乾淨淨(成人在廁所裡方便,那裡絕不準狗入內,因為人糞尿是寶貴的肥料)。現在,農村有了大量的狗,即使有“三農”問題,狗也能吃上剩飯了。至於城市的“市狗”,更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上升到“寵物”的地位。狗糧、狗罐頭、狗零食,直至狗時裝、狗玩具都紛紛出籠。葛優扮演的“卡拉”主人是個愛狗的底層小市民,“卡拉”大概和主人一樣和過去幹部下鄉似的“三同”——“同吃、同住、同勞動”,連剩飯也不會吃的。倘若這位小市民從底層上升一步,他就會成為寵物商店的一名消費者。所以,那張照片只能說明那位俄羅斯老大娘雖然因私有化改革而陷入困境,但仍然保留了俄羅斯作為大國時的文明習慣:狗一定要吃它的專用食品。
我喂那麼多狗,拿什麼餵它們呢?我的西部影城繁榮了周邊經濟,附近開了幾十家餐館。開始時我讓人去餐館收集剩飯剩菜,每天收來的飯菜狗都吃不完。但隨著企業規模進一步發展,就逐漸“文明”起來,嫌剩飯剩菜裡有辣椒醬油醋,實行了人狗分食,只喂成品的狗糧。後來看到報上說狗的商品糧裡含有致癌物質,為此臺灣人和美國狗糧製造商還打起官司,就開墾了幾十畝地種玉米,一年可收數萬斤,狗們吃上了“綠色食品”。我想,如果我又倒黴了,又進了勞改隊或什麼“號子”“棚子”的,狗兒們會有什麼樣的下場呢?狗隊肯定解散,全都成了“喪家犬”。留下特別心愛的一條狗,“綠色食品”也吃不上了,只好向那位俄羅斯老大娘學習,抱著它蹲在街頭,掛塊紙牌為它要飯。看了那張照片,我有時看著我的狗就不禁想起:一個社會的進步或倒退,首當其衝地是影響狗的命運,狗的待遇是社會進步或倒退的標誌。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大話狗兒(3)
你如不信,請看看今天我們雖然還有“三農”問題,還有大量的弱勢群體,但首先改善了生活待遇的卻是狗。改革開放後,狗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從舔涮鍋水苟延殘喘、被人趕盡殺絕的絕境一下子蹦到天堂。如今養狗成了時尚,很多靚女靠在狗身邊照相,叫帥哥自愧弗如。民營的寵物醫院更遍地開花,裝置比一般醫治人的醫院都完善,以至於我的一位好友說,他如果有了病,情願到狗醫院去就診,那裡的服務態度才能讓他感覺受到了“人”的待遇。中國人幹什麼事都喜歡走極端,在兩個極端中晃來晃去,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平穩下來走“中庸”路線。據報載,一條藏獒炒竟然炒到上千萬人民幣的天價,藏獒一躍成了財富的象徵。且不說這一千萬超過西方國家一匹純種馬的價格,我還沒有看到哪個中國大學畢業生有一百萬元身價的。富豪公開登報徵婚,一個漂亮女大學生也就開價一千萬而已。如果真有其事,我覺得花一千萬元買藏獒的富豪首先應該受到道德的拷問。其實,真正的純種藏獒絕對不能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區存活,它的肺受不了過多的氧氣。雪線以下的人家說它養了只真正的純種藏獒,就像在赤道幾內亞養只北極熊,簡直不可思議。我的藏獒都來自西寧,是與當地藏狗雜交的後代,已經適應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方生活了,加上運費,也就在4千元到8千元之間。有些中國人一富起來就不知道怎麼辦好,竟用狗來裝飾身份,既把別人擺在狗之下,也把自己擺在狗之下了。所以,據此看來,社會繁榮的確繁榮了,但還沒有多少進步。
狗現在已經是強勢群體。社會上四處都有流浪兒,少有收養他們的民間組織,可是為流浪狗流浪貓謀福利的民間組織和個人卻如雨後春筍;前些日子網路上吵得很兇的“虐貓事件”,連中央電視臺都驚動了,特別在法制頻道的《大家看法》裡採訪了當事人,幾個當事人因“虐貓踩踏”曝光,千夫所指,弄得惶惶不可終日。我舉雙手贊成愛護動物,不過同時我又想到現在有多少孩子還在受到虐待,我們是不是應該投入更為關注的目光呢?中國人對物(包括寵物)的關心往往超過對人的關心,即使物質生活再富裕,也不是文明的表現。“寧做太平犬,不為亂世人”,信哉此語!
最後,我還想說點狗群的“和諧”問題。眾所周知,狗是酷愛互相打鬥的,所以才有“狗咬狗一嘴毛”的俗語。群養狗免不了相互咬鬥,尤其是藏獒。而我故意把同品種的狗養在一個圈裡,就叫它們互相打鬥。它們只有經過打鬥才能產生出領袖“狗物”(有別於“人物”),領袖“狗物”一旦產生,這群狗就會特別和諧,雖打打鬧鬧,頑耍嬉戲,卻秩序井然,吃有先後,互諒互讓,“狗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