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第1/4 頁)
公宇文憲率領的救兵畏懼段孝先,遲遲不敢進兵。結果楊敷城內彈盡糧絕,楊敷最後不支被俘。由於楊敷守城的出色表現讓北齊覺得是個人才,依然想要任用此人,可是楊敷依然守節不屈最後憂鬱死於。最後追贈楊敷為大將軍。諡曰忠壯——因此,追封楊敷為忠王。
楊素更加不要說,少年時俶儻不羈,兼文武之資,包英奇之略,志懷遠大,後來清掃六合,江海無波;摧驍騎於龍庭,匈奴遠遁。功臣莫居其右,由於諡曰景武。因此追封楊素為景王。
至於楊玄感,不管怎麼樣,是楊宣凝父親,由於他造反而死,因此就封為烈王。
三代已封,群臣慶賀,入奉家廟。
然後,本應該冊封王后和太子,但是這時。二個都沒有,僅僅封了衛貞貞為惠妃。也算是後宮事了。
“國家新立,寡人初登基,恐怕有精神不到之處,還望諸卿多多努力,先生請先一一說來,以讓寡人知道細情。”
這其實是讓在朝地五品以上官員知道現在自己所在體系的底子。
“是,臣遵旨。”李播上前,說著。
“我國之土,會稽郡,統縣四,戶二萬八千。永嘉郡,統縣四,戶一萬五千。建安郡、統縣四,戶一萬四千。東陽郡、統縣四,戶二萬二千。鄱陽郡,統縣三,戶一萬二千。豫章郡,統縣四,戶一萬四千。總計六郡二十三縣,人口十萬三千戶,現在都已經委派官員,運轉不休。”李播大聲說著。
時到現在,由於有著不少楊家族人的投靠,挑選其中優秀者,充實了郡縣內政,也鞏固了楊家政權,再加上向四周宣傳自己是楊素的後代,又得了楊公寶座,因此已經紛紛有人來投靠。
第一次,郡內官員都充實起來。
“稟王上,國倉有白銀四十一萬兩,黃金三十九萬兩,糧石四十一萬石,絲綢布匹若干十一萬。”李百藥作為戶部尚書上前稟告。
當然,國庫並非完全是寶藏全部財富,但是暴露出的數字也非常驚人了。
“稟王上,兵部收編降者二十三萬眾,經過挑選,得六萬眾,餘者屯田編為民戶,全國兵員數目,現在是十萬六千四百人。”劉子作為兵部侍郎,上前說著:“整頓未完,預計再過三月,就可成軍用兵,只是軍械還是不足!”
兵部,掌管選用武官及兵籍、軍械、訓練、關禁、驛站,並且管理著郡縣廂兵,但是不管具體的重鎮兵權。
“寡人知道了,等軍械數目具體報了上來,寡人再議。”楊宣凝說著,現在一下子擴軍這樣多,當然哪怕有楊公寶藏,也是武器不足了,不過想來缺口也不會很大,楊公寶藏可以解決三萬,降者二十三萬眾,雖然大部分武器簡單,但是煉化重來,也足夠了,因此對鐵器需要不是很大——僅僅需要一定時間而已。
聽到這裡,人人都若有所思,露出了歡喜之色,在場地人都不是傻瓜,現在雖然許多起義軍,動不動就是幾
萬甚至幾十萬軍,但是實際上,那種老弱充之,武器不良的軍隊,和現在的十萬軍根本無法比喻。
論戰鬥力,這支軍隊只要完成三個月訓練整頓,立刻是全國有數的軍隊。
“好了。今天政事就到這裡,今日大喜,寡人設宴招待各卿,等明日再來議政。”眾人還要思量著還要說些話時,楊宣凝就已經起身,一邊徐徐下座,說著。
這時,無非是人,錢米。兵,現在都已經大體上通報,當然就已經說地差不多了。
“臣等領旨。”
待到上了門,周圍儀仗已是面貌一新,羅傘蓋、紫幡朱旌、憧憧影影,侍衛執戟擎旗備弩開道,哦,不得不說一事,就是既立王位。有人就請選拔宦官,卻被楊宣凝駁了回去,只是選拔相對可靠的官家良家之女,雖然由於考慮到安全地緣故,只有三百,但是也算是體面了。
這時,天公作美,雖然在冬天,但是陽光燦爛,溫暖甚人。透過雕花紙格的窗,以及樓閣的間隙,到了大殿之中,又跪拜之後,楊宣凝就有點厭倦了,他不是不喜歡別人跪拜。但是動不動就要跪拜,就也太煩瑣了,當下思考是不是定些禮制,減免一些日常地禮儀,但是這是大事,必須和宰相們研究過才能進行,因此先不說。
許了平身之後,楊宣凝就見得所有人都滿臉泛著升官晉爵帶來的光澤和欣喜,說起話來,也熱情。
也就是這時。有侍女叫著:“惠妃駕到。”
眾臣又自見禮,楊宣凝望過去,只見衛貞貞一身盛裝,頭挽烏雲垂髻,花紋宮裙,婀娜腰伎,行如弱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