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1/4 頁)
說完,他冷哼一聲,轉身就走。
而主薄高贊猶豫了一下,也自上前跟上,下面的小吏,各自猶豫,有的就當場跟上,有的就是雖然站立,但是也肯定動搖不定。
只有縣丞朱禮,還是木然而站,張宣凝也不以為意,笑說著:“雖然縣令範大人與主薄高大人去郡城,但是縣中不可一日無主,還請朱大人多多管事才是。”
頓了一頓,又說著:“本府之軍已經不滿,朱大人第一件事情,就為我招得鄉丁吧,我可盡挑選之,以充軍府,一應糧草衣物,也請朱大人籌辦才是。”
縣丞朱禮剛才冷眼旁觀,見得他問,心中已經不知道幾次考慮了,自己二十四為官,也當過縣尉,成績不錯,結果得罪了上官,差點找得由來貶官去職,幸虧還有一個上官賞識,調來此縣為縣丞,這八年來,就不問不作,也算是按下身來了。
剛才的情況,他一看就知道不對,不過,此人畢竟有聖旨和軍牌,而且看其隨從中數十,也肯定的是軍中人士,自己身為縣丞,在縣令不在時,本應該主事,再說,開門放此人進來,是縣令,他都沒有抗之,自己完其本分,也不是大罪,因此想來一想,就應了一聲:“是!”
當他走出了縣衙之時,發覺縣中一百縣兵,已經被收編了,縣丞朱禮不由一嘆,知道此縣事實上已經易主了。
第二卷 一刀轉戰三千里
―第四十八章 … 後宮計劃―
衙之內,有一個很大的花園,足有二畝地。幾座高I散佈在池水四周,一縷縷清香在這山亭水石中飄蕩,顯的琴聲更是有著飄飄欲仙,有凌空乘雲之感,但覺胸中濁氣一掃而空。
張宣凝和縣丞朱禮,都耐心的聽了一陣。
此時,一週已過,如論報告,應該早就報告上去了,而整個會稽郡內卻沒有任何動靜,對張宣凝,既不承認,也不否定。
此,的確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但是想來,其實又是理所當然。
真正原因是郡中也不過一個折衝府的兵,人數不過千餘,要攻打此時已經人數高達六百的張宣凝部,也不是這樣容易。
其次,張宣凝以石無忌之名,領聖上親領的折衝都尉之官,雖然佔有一縣為其食邑,但是沒有破城殺入,也沒有殺得縣令,雖然桀驁,但是也沒有超過底線,畢竟這樣的事情在以前多的是,只是平定天下後才少了一些。
因此,到底怎麼樣辦,還必須報得上面。
等李播的琴聲一停,縣丞朱禮就問著:“石大人,此事如何辦理?”
張宣凝就上前笑著:“朱大人才是縣丞,我只練我兵,只需你備上糧草就可,這些事情,全由你來處置,不必前來問我,還有,軍營可建好?如是建好,我都要住到裡面去了。”
“軍營已經建好,但是大人的所住還沒有建成,不過既然石大人如此說,那下官就應命就是了。”縣丞朱禮見他的確是真話,點了點頭,就應著出去了。
望著他離開,張宣凝又是一笑,問著李播:“世叔,你長於官場,你覺得郡中應該如何處置呢?”
“你作的不錯,完全不插手縣中日常,只問兵餉,雖然使人大覺心痛,幾乎搬空了縣倉,但是也使人放心了一半,郡中,大概是加強軍備和戒備,又直報你事到上面,不過,只要你不作出過激的行動,我想大概還是會維持既不承認,也不否定的態度。”
“什麼叫過激呢?”
“擴軍過多,攻打它縣,或者盡廢原本衙門。”李播笑著說。
“恩,我是折衝都尉,按照軍制,自可有一千或者一千二百之軍,稍過也沒有關係,但是太多就不行了,我如是受朝廷法度,自然要維持在這個程度內,再說,一千對其它縣郡也沒有太大的威脅。”
“說的是,你只要維持一千,不攻打它縣,也不盡廢衙門,郡縣中,就不會撕破臉,必向朝廷詢問處置,就算朝廷知道後,立刻命人擒下於你,來回也要二月,也差不多是足夠了,而且,如論得拖延,多上二個月也不希奇。畢竟你還沒有公認殺官造反,我認為最大的可能就是,朝廷下文讓你立刻帶兵,迴歸長安再來論得是非。”
張宣凝點頭微笑,由衷佩服說著:“世叔真是一言說中我的心事,我遣縣丞朱禮為我招兵,他陽奉陰違我心中清楚,但是隻要他不公然反對於我,我就可借得官府之威而自行派遣人員下去招兵。”
“賢侄果然胸有成竹,不知招了多少?”
“按照朝廷法度,我此時最大許可權是六團,論兵士是一千二百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