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3/4 頁)
霧十三劍、迴風落雁劍等劍法中的詭變妙招,更是前所未有的與嶽不群一身靈動迅捷的輕功融洽為一。劍影濛濛,身影重重,在任我行的浩蕩劍勢中時隱時現,飄搖不定,已分不清他是身隨劍走,還是劍隨身動,或者說是身劍合一……
場外觀戰眾人固然為嶽不群劍術之精而驚奇不已,身為當事人的任我行更是臉色難看,先前把嶽不群完全逼入下風之時,本以為將其拿下不過是時間問題,卻未想到嶽不群的劍術精進如斯,竟能極大地彌補其在功力方面的絕對劣勢!況且,任我行以自身非凡的武學見識看來,這並非嶽不群的劍術境界在戰鬥中飛速成長,而是嶽不群本就有了這等超絕的劍術造詣,只是一直未曾遇到能夠在劍術上壓制他的對手,才使他沒能完全挖掘出自身劍術的極限威力,如今他在自己無匹功力的壓迫下陷入困境,窮極心力的苦戰支撐,竟漸漸破除了身體和心靈上的潛力枷鎖,發揮出了其劍術境界應有的威力……換而言之,自己給嶽不群當了陪練!
事到如今,任我行不得不承認,但以劍術而論,嶽不群已勝過他良多。只不過,越是如此,他就越不能放過嶽不群。不僅僅是因為兩人間的新仇舊恨,更是因為,以嶽不群如此勇猛精進的勢頭,其武功要不了多久就能再次追上他,成為他稱霸江湖的一大勁敵……
一念至此,任我行顧不得自身經脈的承載力幾乎到了極限,強行再提幾分功力,直到經脈隱隱作痛,內力運轉稍顯滯澀,才咬牙維持穩定。如此一來,不僅他的劍勢威力再增數分,隱隱然又勉強壓制住嶽不群,而且還能以左掌連連轟出剛烈無匹的掌力,環環緊扣之後,竟將嶽不群的身形牢牢限制住在他的劍勢範圍內,再不能隨意躲閃……
這招果然有效,數息之間,嶽不群已被逼與他劍刃相斫的硬拼了三記,氣力損耗倒在其次,關鍵是嶽不群的身法速度因此而稍稍一緩。
任我行暗暗大喜,加緊依法施為,又接連逼嶽不群硬拼數記,每次都全力催發勁力。縱然嶽不群竭力以紫霞柔勁消融化解,依舊被震得手臂痠麻,內息浮動。不得已,嶽不群只得將紫霞神功運至極限,仗著內勁之精純勝過任我行一籌,連消帶打,才勉強抵擋住任我行劍上的洶湧勁氣。
叮……叮……叮……
烏光湛湛,紫芒璀璨,二者每次狠狠相斫,脆響中迸出明亮的火星。
終於,叮……哧……一聲異響,雙劍在又一次對斫之後齊齊折斷,殘刃眨眼間飛射無蹤。
這一下大出嶽不群所料,畢竟他手中之劍乃是華山掌門歷代相傳的佩劍,若說削鐵如泥,或許有所誇大,但看其堅韌鋒利數百年未減,卻絕對是江湖少有的利器。他也從未想過,在他運足真氣的情況下,這等上品寶劍還能被其它兵刃損毀。對此,嶽不群的反應不可謂不快,瞬息之後,他立即將右手的帶柄斷劍砸向任我行面門,同時左掌側劈,攜著朦朧紫氣,直襲任我行腰腹。
只可惜,任我行早有預謀,他接連逼迫嶽不群硬拼,為的就是震斷嶽不群的長劍。一旦嶽不群手中沒了這讓人忌憚不已的鋒銳利器,一身劍法再精妙也是白搭,而若論拳掌功夫,嶽不群可能不輸於他,但功力卻遠遜於他,又如何會是他的對手?見得嶽不群臨變不亂,應對有方,任我行卻是不屑冷笑,蓄勢已久的左掌兀地下推,便截住嶽不群倉促而發的左掌,翻轉之間更是扣向嶽不群手腕,而他右手也同時攜著斷劍上掃,將嶽不群丟來的斷劍擊飛,又毫不停頓的斜劈嶽不群肩頸……
或拳或掌,或爪或指,兩人閃電般拆了數招,終究是任我行算計得逞,佔了先手,嶽不群又顧忌他的吸星大*法,不敢與他有過多的肢*體*接*觸,因而出手隱隱受制,漸漸防多攻少,落入被動。
此情此景,讓任我行不由地想起了年前兩人第一次交手,那次是嶽不群施計震斷雙方兵刃,才能趁機逃遁。而這次,反倒是他自己需要毀掉嶽不群的兵刃,才能穩穩壓住嶽不群……不過,這次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這劍術驚人兼且詭詐機變的華山掌門生離此地!
任我行雖然殺心蠢動,但也並不想與嶽不群魯莽死拼,以傷換命,更不想讓他有機會臨死反撲,所以出手間愈發嚴謹,使得嶽不群無機可趁,氣力消耗飛快。
忽然,任我行連發數掌,勁風呼嘯,掌力環落,將嶽不群的身形牢牢圈住,同時他已躍身而起,再次將內勁蓄至極限,雙掌徐徐推出,勁氣團團環抱,居高臨下的壓向嶽不群。這是九天神掌中的一記殺招,原本雖然威力不俗,卻並不能似這般強行壓制嶽不群,只是任我行不顧內勁反噬,將功力提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