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100多個東海岸的手機服務網路受到了影響,有的網路受影響時間長達24小時。這個例子證明了這一專案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變得有多麼重要,雖然在概念階段並沒有為之確立明確的任務。這也體現了它的經濟聯絡。這也解釋了何以全球定位系統以第一代全球設施而聞名。
僅僅從一家公司的經歷就可以顯示出全球定位系統相關技術是多麼的有利可圖。2003年《福布斯》(Forbes)將“高明國際”(Garmin International)的聯合創辦者加里·布雷爾(Gary Burrell)和高民環(Min Gao)列入它的400名富豪排行榜。這兩個人在1989年建立了一家公司,起初名叫“ProNav”。1990年他們開始經營“GPS100”個人導航系統,一種價值2500美元的船用導航輔助裝置。這個公司的第一位顧客是美國陸軍,那是在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這也是另外一個私人公司研發兩用技術使軍隊獲益的例子。2003年,公司擴充了自己的生產線,增加了一系列個人全球定位系統產品,諸如供跑步健身的人使用的裝置、PDA…GPS一體接收機(個人數字助理和全球定位系統一體機)等等,公司股票的市值估計高達45億美元,年收入億美元,利潤達到億美元。全球的投資者都對這座技術金礦感興趣,這一點毫不奇怪。
對於軍隊來說,聯合直接打擊彈藥(JDAMs)是另一個全球定位系統重要性日益凸現的例子。聯合直接打擊彈藥是將一個價格低廉的制導裝置包附加在一些以前沒有制導的自由落體炸彈上,使之成為精確制導的“靈巧”武器。制導裝置包由一個裝有慣性導航裝置和全球定位系統的新尾翼構成。國防部於1998年開始採購這些價格相對低廉的制導包。“伊拉克自由行動”期間,2003年3、4月間使用了6542枚“靈巧炸彈”,佔全部彈藥投放量的35%。僅僅這種能力便使得全球定位系統成為了很有價值的力量倍增器。加之其他能力—從追蹤到分辨沙漠中友軍和敵軍目標,到在飛機上使用進行精確的位置識別'1',再到掃雷行動以及更多的任務,全球定位系統由此而不可或缺。這裡也存在著矛盾,美國軍隊不僅必須保衛自己使用的全球定位系統,還必須努力抑制其他國家利用導航衛星反對美國,這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任務。因為全球定位系統由於其具有的廣泛而不斷擴充的民事用途,已經被認為是一種全球設施。
運載技術(1)
運載技術
運載火箭的發展歷史見證了美國是多麼擔心失去她在這方面的霸權地位,以及出於這種困境美國都採取了怎樣的行動。結果,美國不但失去了運載火箭霸主地位,而且丟掉了商用運載火箭市場的大部分份額。歷史似乎是在讓電影《虛榮的篝火》(The Bonfire of the Vanities)'1'的情節在其他領域重演。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當時美國的政府官員並沒有感到有什麼值得驚訝的,但他們卻沒有想到由此對美國公眾造成的心理衝擊。
幾個因素影響到了美國第一顆衛星的發射時機,使之成為繼蘇聯之後第二個發射衛星的國家。首先是政府資助的1954年《吉里安報告》(Killian Report),這份報告因委員會主席、麻省理工大學校長詹姆斯·吉里安(James Killian)而得名,強烈呼籲研製洲際彈道導彈(ICBM),並加強衛星情報能力。空軍立即將“宇宙神”(Atlas)導彈作為首要研製計劃。陸軍和海軍則在陸軍以前研製的一種改進型“紅石”(Redstone)運載火箭的基礎上聯合研製中程彈道導彈(IRBM),也就是“朱庇特”(Jupiter)導彈。由於有將導彈從船上發射的特殊技術需求,海軍一得到許可就立即退出“朱庇特”計劃,著手研製自己“北極星”(Polaris)計劃。在資助經費不變的情況下,三軍卻都打算研製運載工具。
同一年,蘇聯首席設計師謝爾蓋·科羅廖夫(Sergei Korolev)受命研製洲際彈道導彈。在1954年,蘇聯人也表示要將一顆衛星送入軌道,作為自1957年7月到1958年12月的“國際地球物理年”活動的一部分。“國際空間物理年”是國際科學界提議的,涵蓋了許多國家開展的科學專案,是科學普遍性的一個象徵,與充滿國家主義色彩的冷戰截然相反。但是,由於大部分的科學計劃都是國家資助的,這些活動顯然是在暗中較勁。
1955年,研製洲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