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自己是否應該毛遂自薦。他聽了黃黎那番分析本就覺得此戰勝算甚大,此刻又見江、王兩家為了這個職位紛紛出面向皇上爭取,心想:“江、王兩家謀臣眾多,江浩羽和王明德更是老奸巨猾,心計深刻。這兩家人此刻都來爭這個席位,準是料定此戰必勝。皇上不准他們,也定是認為此戰勝多負少,怕他們獲勝後勢力更增!對呀!如此良機,我還猶豫什麼?”當下更不遲疑站出隊來道:“皇上!臣願領軍出征!如不獲勝,必當一死以謝君恩。懇請皇上恩准!”
皇帝大喜,深覺知我心者楊卿也,正待點頭同意,江寒青適時發話表示反對了:“皇上,萬萬不可啊!輔國楊將軍雖然曾屢立軍功,但是和沙場老將相比恐怕仍然跟臣一樣稍嫌經驗不足啊!何況楊將軍過去對著的多是不大的遊牧部落,如今迎戰強大如邱特人者勝負實是很難預料啊!此戰關乎社稷存亡斷不可草率從事啊!”
王明德不由心中納悶:“難道是我高估了江浩羽?難道他真的只是痴想現在奪得軍權?”定睛一看江浩羽,發現他也一臉的意外,顯然沒有料到兒子會有此舉。此刻他正側身衝著江寒青狠使眼色。王明德心中一樂:“哈哈!江寒青定是年少氣盛,聽皇帝老兒說他經驗不足,就不服氣了。連乃父事前的安排都棄之不顧了。豎子無能啊!”
皇帝聽了江寒青的話雖然不喜,但是也覺得還是有一定的道理,便問道:“那江卿的意思派誰合適呢?”
“臣以為派楊將軍隨軍出征未嘗不可,但是以副帥之職為好。主帥之位,竊以為還是要從多年戎馬生涯位高望重之臣中選出一位擔任啊!”
王明德恍然大悟:“江寒青啊!江寒青啊!真是英雄出少年啊!老夫和你父親都低估了你的能耐啊!你不單要皇帝把自己的本錢拿出去拼,連他的保命錢你都要給他弄掉啊!高!實在是高!李繼興這回看來要命喪黃毛小子之手了。”
當朝之中,除了陰玉鳳和石嫣鷹兩位帝國大元帥之外,還有妃青思和李繼興兩個帝國元帥。陰、石都是四大家族勢力,妃青思則立場不明,唯有今年六十二歲的李繼興是皇帝小時的習武伴臣,絕對忠實於武明皇帝。目前擔任御林軍總管,拱衛皇城。此刻江寒青提出主帥應該經驗豐富,又要有統帥大軍的名望和地位,再加上老昏了頭的皇帝肯定只會派自己所信任的人,那最後符合條件的就只有李繼興一人而已了。
()好看的txt電子書
果不其然,皇帝在沉吟良久之後提出讓李繼興為主帥,楊思聰為副帥,率京師駐軍及陸續趕到的勤王兵馬出戰邱特騎兵。而江寒青在此時卻還裝出一副心有不甘的樣子糾纏半天,只到皇帝快要發怒時才見好就收了。他這一番落足力的表演更堅定了皇帝為了避免兵權旁落而任用親信的決心,於是領軍統帥的事情就這樣決定了,只等兵馬糧草準備完成,立刻出徵。
走出大殿,王明德走到江家眾人面前攔住江寒青道:“江世兄啊!江世兄,想不到你厲害如斯啊!小老兒真的是不服老都不行啊!佩服!佩服!”
江寒青一臉惶恐:“王閣老,何出此言?小侄愚昧,愧不敢當!”
“哈哈!江世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好意思,兄弟家中有事先行一步了。告辭!告辭!”王明德說完對著江家眾人一拱手,揚長而去。
江寒青望著王明德遠去的背影,眼中一縷殺機稍縱即逝。
太平貞治五年秋,九月二十八日。
帝國東部遠征軍組建完畢。由帝國元帥李繼興為主帥,輔國大將軍楊思聰任副帥。全軍由御林軍抽調四個軍八萬人,京城駐防軍二十萬中抽調十二萬,加上帝國各地派來保衛京城的二十萬勤王兵馬組成。總數四十萬的大軍中,騎兵十萬,重步兵十萬。輕步兵二十萬,兵器糧草不計其數。
皇帝親率文武百官至城東十里長亭相送。大軍人強馬壯,衣甲鮮明,矛尖盾厚,鬥志昂揚,向東疾進,大有不破邱特誓不還的架式。
帝國曆史上最後的一次大規模對外戰爭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第三章 臨行遂願
送走出徵的大軍之後,江家眾人回到了京城中的江家大院,沒來得及休息片刻眾人就會聚在會議廳裡秘密商議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江浩羽首先發話:“今天向東遠征的大軍已經出發了。大家對於這次的行動怎麼看?二弟你先說!”
江浩天點了一下頭說道:“這次戰爭的形勢,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了。那天朝廷上討論這次出征的時候,在座的也都在場。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我想我方極有可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