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部分(第2/4 頁)
——………………—………………—………………………………——………—………—………—………—………—………—
苦命地泰坦最高執政官在餐後喝了少許濃縮咖啡,當他準備和到會的軍官一道出門的時候,那位更加命苦的蘇爾特公爵小姐不知從哪鑽了出來。她糾住攝政王地衣角,質問他為什麼要把自己送回家!
奧斯涅親王的護衛騎士像老鷹捉小雞一般把無理取鬧的女人掀到一邊,在場的人就紛紛為他們的主宰者開脫這件荒唐事。有的說攝政王殿下風流倜儻不拘小節,這是典型的馬屁派;有的說攝政王殿下過於忘形應該收斂。這是保守派或是沒腦子的找死派;有的說男人總會犯這種錯誤,醒來的時候發現身邊躺著陌生女子是每名軍人都會遇到的事情。
抱持最後這種說法的人自然最討奧斯卡的喜歡,他們雖然不會受到過多的青睞。但帝國攝政王總會和顏悅色地對他們說:“哦啦……男人嘛……最好別叫小姐們抱怨太多!”他那樣子就像一個從來都不會犯錯的好男人。
天鵝山城堡距離卡皮託榮譽軍人療養院有十幾公里的路程,最後一段還是難走的山路,跟隨帝國攝政王一同出行的高階軍官一邊觀風賞景一邊趕路,數個小時的旅途倒也不算多麼難熬。可即將出入戰陣的軍人們還是在滿眼的春色底下顯得落落寡歡。
記得上一次近衛軍全軍工作會議是在800年的9月份,泰坦帝國剛剛贏得第一次衛國戰爭的勝利,各大軍區無論是在士氣還是實力上都處於顛峰狀態。到了802年3月末,第二次衛國戰爭打打停停,儘管奧斯涅·安魯·莫瑞塞特代表大部分軍人的意志最終上臺,可三面陷入重圍的局勢始終都不樂觀。
正是為了扭轉這種不容樂觀的局勢,帝國攝政王提前召開三年一屆的全軍工作會議,並擴大了與會人員的編制,幾乎每個軍區都派出了相當數量的代表議團,而水仙騎士團和各大擁有私兵的軍勳世家也由最高階別的控軍人物親自出面。
按照帝國攝政王與近衛軍總參謀在會前擬訂的戰爭部署,戰略中心在都林斯平原,外延向南為“維耶羅那——多瑙河”一線,外延向北為“妻女山——布倫要塞”一線,外延向西為“瓦倫要塞——傑布靈要塞“一線。總的來說,作戰部部長拉里勃裡上將概括的戰術方略十分得當,所謂“收縮於南線、死守於北線、誘敵於西線、集中全力殲敵于都林斯中央平原”……顧名思義!收縮南線意指會兵維耶羅那,抗擊法蘭來犯之敵;死守北線意指聯合北方軍群與斯坦貝維爾,阻擊德意斯來犯之敵:誘敵於西線,這個也好理解,打兩站、退兩站,把反坦聯盟軍最龐大的叢集一步一步地誘入都林斯中央平原:至於集中全力殲滅敵人,這個就不好解釋了!按照奧斯涅·安魯·莫瑞塞特的構想,他將打一場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殲滅戰。屆時,敵我雙方在都林斯平原長約六十公里的戰線上投入地總兵力會超過一百萬。
不過……意思是當然:戰爭從來都不是嘴上吹出來的事。儘管泰坦帝國的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已把作戰方針謀劃到某個師地確切位置,但事情並不像預計中的那樣簡單。至少在當前。在四大軍區都面臨嚴峻考驗地情況下,前景是否會像奧斯涅親王描述的那樣還是完全未知的事,因為:
首先。南方集團軍群。帝國攝政王對這支自己最為了解的勁旅頗為放心,可維耶羅那攻防戰不日就會打響。而南方軍還有一個叢集被總參謀長達答拉斯皮切將軍擱置在布拉利格無法動彈。
奧斯卡的本意是在全面開戰之後抽調一部分南方軍秘密北上,佔據都林斯平原地南端,可達答拉斯似乎會錯了意,他在儲存實力的同時,只留給維耶羅那方面十萬守軍。這十萬守軍在抵擋超過二十三萬法蘭王國軍的猛攻。一旦法蘭人不計代價拿下泰坦南方最重要的城市樞紐,整個戰局的走勢就會跌入谷底,都林淪陷的時日也就為期不遠。
其次,西北和北部軍群。奧斯涅·安魯·莫瑞塞特很大膽!他為斯坦貝維爾和北方集團軍群劃定了一個異常廣闊的作戰空間(西起妻女山東至布倫)這條戰線長近四百公里,德意斯三十萬王國軍可以輕易突破這條戰線上的任何一個薄弱環節,這種狀況要多危險有多危險。德軍一旦甩脫妻女山和布倫要塞的守備力量,擺在他們面前的就是一馬平川地都林斯平原,那時的帝國首都不比流落街頭的良家婦女安全多少。
不過,值得慶幸地是。猛攻北線的德意斯人也會遭遇類似泰坦的困難。至少在802年,奧斯涅·安魯·莫瑞塞特仍然信任他的俄列盟友,一旦俄列聯合王國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