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部分(第2/4 頁)
情無法對外人傾訴,只想將一身所學傳給這個孩子,奈何這孩子練武的資質平平,不足以繼承他的所學,只能放棄。
事後他來到江浙地帶,找到一位名叫齊徵的舊識,把孩子託付給了齊征夫婦收養。
齊徵當時問他孩子叫什麼名字,林保也不知道,說讓他們把孩子當做自己的親生兒子,就隨他們姓好了。
臨走前,林保讓夫婦取了筆墨紙硯來,當場畫了一副畫出來,題了幾行字送給夫婦以作好好養大孩子的期許和憑證。
齊徵看過畫上內容後,指著畫上的題字,問林保就叫這個名字如何?林保點頭默許了。
林保離開後一直沒有收徒,卻一直默默關注著在齊家養大的那個孩子,因為他知道但凡有練武天賦的人,其後三代之中必然也會出一個適合練武的人,他在等!
誰知在齊家養大的孩子長大後並沒有按照他留畫所期許的樣子過一輩子,那小子並不安分,最後竟然帶著人征戰沙場去了。
有些事情可謂人算不如天算,齊家小子竟然在改朝換代的廝殺中真的搏了個出人頭地,不過路是自己選的,生死有命,怨不得別人,能這樣過下去也行。
可世事依然有不如人意的地方,齊家小子後來娶妻生了一女二子,三個小輩都不適合練武。。
更讓人嘆息的是,他老婆和大女兒都死在了戰火中。而國朝初定之際,不知道是不是這一脈和朝鮮有緣,當年他父親曾經去過朝鮮,結果他又把自己兩個兒子送上了朝鮮戰場,卻又斷送了兩個兒子的姓命,不知道是不是該說他迂腐。
朝鮮戰火初停,齊家小子又和醫院的一位比他年紀小很多的護士喜結連理,可謂老牛吃嫩草,生下了一個小子,可惜經林保觀察還是不適合練武。
後來時局叵測,齊家小子夫婦被打倒,關進了牛棚改造,而那個齊家小兒也傻兮兮地成為了光榮的知識青年,主動加入了上山下鄉的隊伍。
一邊在牛棚裡,一邊在偏遠鄉下,林保想想對齊家小子已經不抱希望了,生了這麼多個竟然生不出一個練武的料子,不想在他身上再浪費時間,遂隱居在了齊家小兒所在的鄉下附近,把希望寄託在了齊家小兒身上。
可是齊家小兒已經徹底長大後,廝混在鄉下卻只知道在老鄉家裡幹些偷雞摸狗的事情,今天到這家地裡偷挖幾個紅薯烤著吃,明天到那個家裡摸只雞宰了偷吃,就是不知道偷女人。
林保的年紀也大了,有點等不及了,於是就使了點手段,相準了一個樣貌身段都不錯的女知青,給兩人都下了藥,把齊家小兒和女知青給弄到一起幹了壞事。
有些東西不做則已,一做就會上癮,老是偷幹壞事的男女終於惹出了貨,女知青的肚子果然被搞大了,兩人有點慌了。幸好這裡有林保運籌帷幄,也沒引起什麼風言風語,兩人就這樣湊合著在當地結了婚。
誰想關在牛棚裡的齊家小子又平反覆出了,而這時也湧起了知識青年回城潮,看在那個素未謀面的兒媳婦肚子已經老大的面子上,齊家小子咬牙動了回權力允了兒子和媳婦回來。
林保當時有種費盡心思眼看就要瓜熟蒂落了,卻被別人給摘了果子的感覺,不過也沒有明著出來阻止。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齊家小兒帶著媳婦回城的那天,剛好下著傾盆大雨,乘坐的卡車竟然遭遇了泥石流,結果可想而知。
等到林保聞訊趕到時,齊家小兒夫婦已經斷了氣,可謂禍從天降。不過林保發現那女知青肚子裡的孩子還殘存著未死,林保當機立斷,直接將其肚子給破開將裡面的嬰兒給取了出來。
可謂黃天不負有心人,這嬰兒的確是個練武的材料,奈何遭此橫禍,已經是命在旦夕。
林保以內力護著嬰兒的命脈不斷,瘋狂飛奔而去,事後幾乎是傾盡所有能用的手段,終於將嬰兒的命給保了下來,用各種珍貴藥材為其培本固原。
幸好孩子的命也硬,並無大礙。從此以後,林保便將孩子帶在了身邊,傳功授業,悉心教導……
而齊家小子的老婆本就在關牛棚時鬧下了病根,聞此噩耗,沒能承受住打擊而去。
至於這孩子的名字,林保說也是和齊家小子的名字一樣,他特意從當年送給齊徵的那副畫裡同樣摘了兩個字,以慰同脈淵源。
林保在信裡說,說到這裡,你如果對那副畫還有印象的話,應該猜到了這個孩子叫什麼名字,也應該猜到了孩子是誰。
你如果想認他,可把信給他看,我不反對。如果不想認,那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