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3/4 頁)
一口氣降成了騎都尉。
一檔子打賈珍黑槍的人也沒大討著好,有不少人有親戚跟著賈珍賭過錢的,有些人乾脆就是本人去喝過酒,被皇帝下決心裁汰了。平安州那裡捷報頻傳,幾個原紈絝也略有功勞,皇帝的面子也轉回來了,也不擔心說皇家不能與開國元勳共患難,一氣把給他添堵的人的爵位降的降奪的奪,皇帝心裡舒爽極了——朕不差你們這幾個。
皇帝的意思,還要罰著賈政與賈珠連坐一下。忠順王開口了,笑對徒忻道:“這麼說來,賈寶玉也實在可憐了,在前頭拼死拼活,為了撈他們連命都不顧了,後頭還在捅漏子。”皇帝要連坐的心思就淡了。恰在此時,賈寶玉的最新戰報來了。皇帝看著居然笑了:“天將降大任於廝人。”忠順王異常開心,本來是賣弟弟一個面子才說的好話,這會兒說得正是時候,人情賣得太順了。說話服了皇帝耳朵的忠順王被皇帝留下來吃飯,順便聯絡感情,琢磨著是不是給小兒子也求個好一點的爵位。
唐佑還要下個舌頭:“都察院自鄭大人去後,越發不堪了。王子騰倒也可憐,得勢時什麼事都給他
146、京中諸事報應來到 。。。
藏著掖著,一朝失勢,就成了旁人的投名狀。這樣的人。”說著搖了搖頭。徒愉大大咧咧地道:“看人下菜碟兒,他叫什麼名兒,我得記下了,以後離他遠著點兒。倘或犯了錯兒,真怕背後下刀子的。”徒忻自從彙報完就沒說話,這時忍不住了:“到現在不知道左都御史叫什麼,你可以了! ”揚一巴掌拍上後腦勺。皇帝笑道:“你別欺負他了,那般小人,原就很不用記。”
聽到這些事情的時候,賈寶玉已經踏上了返京的官道。路上聽說新的左都御史已經上任了,據說名義上算是他的師叔——此人是唐大人的同年。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又有同學過生日?生日快樂喲
147
147、回到京中各聽賞罰 。。。
聽著京中訊息,賈寶玉並不很難過,賈珍父子是活該,賈璉更是活該了,心知肚明這裡面徒忻沒少操心,自家兄弟倒黴了賈寶玉反倒一路抿嘴笑著回來了。沒想到這一回除了被人烤了半天,一切都很順利,更不想史鼎那裡也挺順溜,原還以為這裡官僚體系比平安州完備得多,各種關係也複雜,擔心各種扯皮。誰料到史鼎處的善後工作非常簡單,畢竟還沒有弄出大毛病來。
事情全交給張炯來辦了,賈寶玉本就屬於一個記分員的工作,屢次申請過來不過是找一個想鍛鍊的藉口好過來撈舅舅一命而已,到了這裡就安份地窩起來繼續做他的記分工作。撈舅舅那是近不得已,親緣關係再遠一點的史家他就不怎麼樂意管了,公平地說,這麼些個貪贓枉法的傢伙,要不是自己親戚,他非常樂意想法子把事情捅到皇帝跟前,也就是礙著這一份關係才沒主動去招惹。因此給兩人互相介紹完了,賈寶玉就退居幕後休息去了。得好好洗個澡,在香羅軟衾裡睡個好覺了。
第二天,賴尚榮特意趕到了省城來給主子磕頭,主僕二人趁著史鼎與張炯磨牙的時候說了不少的話。賈寶玉看賴尚榮身著官服,人顯得更加白胖了,臉上比在京中更帶著幾分驕縱之氣,顯然日子過得不錯。雖然還是給賈寶玉磕頭,賈寶玉現在卻不能受了他的全禮,賴尚榮已經是朝廷命官了呢。敘禮畢,賴尚榮就說:“聽說二爺來了,把奴才嚇得不行,那是塊險地,虧得祖宗保佑,您建功而還。到底是國公爺的血脈。”
賈寶玉不置可否,只問目下情形。賴尚榮道:“不瞞二爺,這塊地方兒,扣點子火耗銀子,弄個踢斛淋尖,收點好處給人辦事等等等等都是有的,上上下下也都明白。別說是這裡了,全天下外放的官兒,都是這麼做的。只是……史侯爺做得有些兒過了,單火耗一樣兒能收得比旁人多一倍。”賈寶玉笑得怪異:“他們家到了他手裡,過得原也拮据,外放本就是撈銀子的好去處,我就知道他必不會手軟,只沒想到會弄成這樣。”
賴尚榮是被同僚公推了來打聽風聲的,這時候貪汙要不連成網,根本不可能長久,一省上下,都有慣例在的。是以史鼎之前下手太狠卻不怎麼分給底下人的時候,他們已經有了些微詞,後來見勢不妙,為了長久地貪下去,倒也團結起來頂住史鼎的壓力堅決不做竭澤而漁的蠢事。期間史鼎寫信求援的時候,他也沒少偷偷寫信與同僚們走門路把信往賈寶玉手裡遞。雖然原因不同,結論都是一樣的:快來吧,再不來就要出事兒了。我還是賈家出來的人,別人可沒這層關係,真要讓他們偷偷參了史鼎,大家的面子就都不好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