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幫你鑑別鑑別。說不定是那死鬼不識貨呢!”
“……好吧!”
畢竟眼前這兄妹倆是救命恩人,智光推脫不得,便真個把寶林寺裡想得起來的佛寶經籍都給張牧雲瞧了。什麼犀牛佛珠、白玉觀音、紫檀羅漢、木胎乾漆大士像、琉璃寶光蓮花臺、達摩祖師手抄貝葉經,種種寺裡秘藏的珍品都給張牧雲一一過目。其中不少寶貝,幾乎從來都秘而不宣,即使達官貴人也無從看到,這回卻便宜了這倆兄妹。而此時那位得了便宜的憊懶少年還一個勁兒賣乖,在肚中給這些古色古香的寶貨估價時,還大言不慚地跟智光說道:
“老和尚,你把這些寶貝給我這麼一瞧有多好!那惡賊不識貨,只把你寺裡寶貨當稻草,以後若是傳出去您這張老臉往哪兒擱!就是將來變賣寺產時,也會被人壓價的!”
“……休得胡說!”
聽張牧雲這般滿口胡柴,智光大師正是哭笑不得。在他身旁那位明豔少女,聽了義兄這番高論也是掩口笑個不停。
不知不覺,他們這些人便緩步走到寺廟後邊。又走過先前出的祖師方丈院,便來到寶林寺的後山了。畢竟是佛林禪和,與那嘻笑不經的少年不同,老住持智光答應將寺內寶物一一展示,便絕不折扣。方才同幾位長老一道領著少年兄妹倆在寺中走了一遭,基本稱得上佛寶的物事都給他們看過,現在就只剩下最後一樣。此時已快三更,夜色黑重,老僧人站在方丈院後的石階通路上,望了望北面那座挑脊飛簷、巍然矗立的琉璃佛塔,便在漸起的山風中打了個寒顫,回過頭稽跟少年說道:
“牧雲小哥,敝寺中可稱寶物,只剩下這邊藥師金剛塔中收藏的無名古經竹簡。你可要看麼?”
寺後空曠,山風橫掃,吹得說話的老僧寬大的袍服呼啦作響。聽了老僧人蒼老的話語,正巧一陣風打橫吹來,忽然間少年也覺得有些寒意。張牧雲抬頭望了望那座黑沉陰雲下衝霄而起的八角塔樓,有些呆,不知還要不要入塔看經。
………【第三十五章 靈心千古,一夢九州雲霞】………
一粒沙中見世界,
一朵花裡有天堂。
手掌中盛住無限,
一剎那便是永恆。
——佛偈
佛塔之前,躊躇了片刻,張牧雲便道:
“看便看吧。反正瞧完這件寶物,便該睡覺去了。”
說罷他便抬足欲往那處藥師金剛塔中走。見他舉步,智光卻道:
“牧雲不必親往;那藥師塔中人跡罕至,久疏灑掃,恐塵網四壁,深夜入內多有不便。我這便著人取來。”
說罷他便囑一隨從弟子打著燈籠去塔中取經。也就是等得片刻功夫,那弟子便取得經來,交與張牧雲。
“這經……”
經卷拿入手中,張牧雲藉著火光一看,卻有些訝然。
“這真是古經麼?”
剛才他聽智光之言,覺著將要看到的經卷定然古色古香,那竹簡韋編脫落,竹片蒼黃,說不定還有不少蟲咬蟻蛀的孔眼,那都正常;誰知等親眼一見這古經,卻見它簡片青翠,碧潤晶瑩,猶如才取的三春新竹削成。見經卷這般新穎,張牧雲不由得滿腹懷疑,多嘴問那取經僧人道:
“這位師兄,莫不是你拿錯了吧?這樣新刻的竹簡,如何會是古經?”
一語問罷,還未等那僧人回答,住持智光已接過話頭。老和尚帶著些苦笑說道:
“這確是那古經。我也不知為何它保管得如此之好。先前因為此經新鮮,我已吃得那兇人一頓好打;不過出家人不打誑語,牧雲你該相信老衲,你手中這卷經書在寶林寺中世代相傳已逾千年,是絕無差錯的。”
“是嘛……”
聽得此言,張牧雲半信半疑,朝智光臉上看了一眼,卻見他正是一臉正色,不似調謊。當下張牧雲只得信他。琢磨琢磨他的話,再看看自己手中鮮碧的經卷,張牧雲不由得心中一動,忖道:
“莫非這真是寶物?上千年的竹簡大都腐朽,怎會如這般新鮮!”
心中這般忖念,張牧雲趕緊將手中竹簡上捆綁的細麻繩解掉,神色凝重地展開經卷,想看個仔細。一邊展開經卷時,他一邊心中還暗叫可惜:
“可惜,即使是積年的古物,看這般嶄新模樣,拿去典當行中換錢時,也是無人相信……”
胡思亂想著,那竹簡也在眼前開啟。藉著旁邊的燈籠火把,張牧雲瞪大眼睛仔細觀瞧,一眼正見到這竹卷頁面比背面更加潤瑩,雖然周圍火光彤紅,竹捲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