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頁)
尚還在口角囁嚅絮絮叨叨,他便趕緊截住話頭,嘻笑著麵皮說道:
“方丈大師,您方才說的這些卻像神話戲文。我也不管你真假,倒是今天我們兄妹倆豁出性命為你們廟裡出力,好歹你們也該報答報答,拿出那死也不肯交出的寶貝給咱兄妹倆看看,也好開開眼界,廣博見聞!月嬋你說是不是?”
“嗯嗯……”
張牧雲之言小姑娘自然無有不從,話音未落便使勁點了點頭。不過這時那智光方丈還有旁邊那些蒲團上靜坐的大和尚,聽了張牧雲的話後卻是一臉茫然,面面相覷,無從作答。
“哼!”
這場面少年盡收眼底,便有些不高興地想道:
“這些出家人,卻比我們坐家的還不老實。這分明便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想到這兒他便沒好氣地開口怪道:
“我說大和尚們,沒見過你們這般小氣的。就看一眼,能看少你怎地?”
聽少年這麼一說,那剛剛語塞的智光方丈也回過神來。眼見這救命恩人現在一臉的不愉,老禪師趕緊合掌說道:
“阿彌陀佛!牧雲你誤會了。你要看寶,那不難!”
——老和尚一句話,這才掀開一場波瀾壯闊的絢麗傳奇!
………【第三十四章 寶閣巍巍,定數蒼蒼】………
一聽能看寶物,張牧雲頓時來勁,彈身從蒲團上蹦起,盯著老方丈兩眼放光說道:
“早知方丈不小氣!這便帶我去看吧!”
“好!月嬋女施主也一起來看吧。”
一語說罷,智光拂袖而起,率先走出淨室,身後其他人魚貫跟出。
在智光的帶領下,他們先去的是須彌壇佛殿。此時夜色正濃,天上依舊烏雲密佈;從院落石徑上走上通廊時,有幾名雜役小沙彌提著燈籠為他們照明。一路上張牧雲心情激動,尤其走得一時看見前面帶路的老禪師拾階而上走近那須彌殿緊閉的硃紅大門,便愈加興奮莫名。
“這須彌殿果有古怪!”
他心中忖念:
“寶林寺哪處我不熟?偏這須彌佛殿不記得如何來過。”
張牧雲愈加激動,腳下步履竟有些凌亂起來。
“牧雲你看——”
等領著眾人走入須彌殿中,那智光和尚便指著殿內東牆側一隻半人高的青銅大鼎,回頭跟張牧雲誇耀道:
“這就是我寶林寺中頭一件寶物!”
“此鼎名‘須彌大鼎’。你瞧這——”
智光圍著青銅鼎身來回走動,一邊轉圈一邊撫著鼎身鏨刻的花紋唸叨:
“牧雲你看這鼎身,這幾座是須彌山,這兒是四大部洲。這些個,你看著像小麵糰的,實則是五百羅漢像。你看,有講經說法的,有降龍伏虎的,有乘鶴昇天的,也不知當初怎麼刻畫上去的,真不愧為敝寺第一寶物!”
智光賣力地講解,張牧雲和月嬋聽得十分專注,時不時地嘖嘖稱奇。藉著殿內的長明燈光,那張牧雲打量著須彌銅鼎上明晦有致的花紋,更在心中感佩道:
“果然是寶物!看這圖案已然妙極,若是一股腦化了,應該不下二百斤銅吧。嗯,那也是極值錢的了。”
心裡給眼前的寶物估值,卻忽然心生疑竇,張牧雲便趁著話隙跟智光禪師問道:
“大師啊,你這銅鼎雖然是極值錢的,卻也用不著豁出性命儲存吧?莫非裡面藏滿金銀?”
說到此處他趕緊上前伸手一掏,卻只撈得滿手香灰。見他如此,智光有些尷尬,遲疑了一下便老老實實說道:
“牧雲,這鼎中並無金銀。其實不瞞你說,老僧一介出家之人,與世無爭,如何會看重這些身外之物。先前那惡徒逼寺中交出寶物,可憐我一無所知,只得帶他在寺內可能之處四處走動。這鼎前也曾來過,只是那人見了直搖頭,堅稱不是……”
“哦?”
張牧雲這會兒毫無睡意,頭腦十分清晰,馬上接茬道:
“這死鬼眼界倒是極高——咦?這麼說來你這寺中還有其他寶物?”
“有啊。”
智光一臉晦氣地答道:
“老衲起先是想將寺中稱得上佛寶之物都給那兇人看了,只想早點打他走;誰知卻都說不是!”
“那倒真倒黴得緊。”
張牧雲隨口安慰一句,大半心思卻仍在那“寶貝”二字之上,瞅著老方丈,精神奕奕地說道:
“老方丈,不如你便把那些寶貝一一給我瞧瞧。我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