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4 頁)
慫棺苣傷笆杖胛�2812萬美元,稅後利潤為264萬美元。1990年,公司總收入為4990萬美元,稅後利潤為404萬美元。但是1991年,稅後利潤幾乎與前一年持平,為435萬美元,而總收入卻增長了50%,達到7409萬美元,這些數字表明,就贏利率來說,總收入是多麼具有欺騙性;並且它也很好地顯示出米拉麥克斯在1992年為了保持與前一年相當的收入水平,得投入多少資金。連續3年贏利率依次從9%降到8%再到5%。電影生意向來具有周期性,大製片廠由於資金實力雄厚,能夠挺得過那些不可避免的蕭條期,但是,在行情糟糕的年份,對於一家小獨立電影公司來說就很難度日,連續兩三年都如此的話,幾乎就無法生存了。
據說米拉麥克斯在1992年發行了22部影片,總收入達到3900萬美元,每部影片平均收入為180萬美元。新的帝門公司在圈內被稱作“Dementia”,以發行《猛鬼追魂3》(Hellraise3)、《人間地獄》(Hell on Earth)一舉成名,該片總收入達1200萬美元,《玉米地的孩子2:最後的犧牲》(Children of the CornⅡ:The Final Sacrifice)預算投入90萬美元,總收入達700萬美元,兩部影片加起來比米拉麥克斯收入的四分之一還多一點,這些數字還不包括預付和開支,不含財務安排、輔助收入等等,只是公司部分效績,但是他們顯示的業績並不好。資金週轉完全不暢通。據塔斯克回憶:“債主不斷上門討債,都說‘你們為了參加戛納節,每天都補助50美元’。你總不能去吃漢堡包吧。公司要求員工們把印有文字的紙反過來當影印紙用。他們不去換舊色帶,讓辦公室人員反覆使用舊影印機。員工們喝咖啡、喝水、停車都得自己付錢。”塔斯克說,“你會聽到他們都不給攤販付錢的事,或者砍價說:‘我只給你75美分。’他們經常鼓勵我們說:‘儘可能多讀雜誌,跟評論家們保持同步,看看他們在說什麼,同時還要多看電影方面的報道。’忽然間又傳來‘別的雜誌都砍掉,只保留《綜藝》和《好萊塢報道》(Hollywood Reporter)’。”員工拿著他們的工資支票跑著去銀行,以免他們又變卦(他們倒從來沒有幹過這種事),斯圖爾特·伯金回憶道:“鮑勃常常走過來說:‘你們過幾天回家工作怎麼樣?馬上就斷電了,電話也沒有了。’付不起賬單了。”鮑勃本人回憶道:“我經常去蔡斯曼哈頓銀行,先是跪著,最後變成匍匐在地上討錢。你得向銀行家們解釋簡·坎皮恩是誰,在解釋中途又想,我怎麼都在說話呢?”
。 最好的txt下載網
買賣遊戲 1992—1993(12)
換句話說,米拉麥克斯就像加利福尼亞那些懸臂式房子,每當下雨的時候,危險到快要從山丘一邊滑向大海里去,公司完全用四根不穩的柱子支撐著:北美影院發行、海外銷售、錄影帶、付費有線電視。影院那條腿早已虛弱不堪,因為即便在黃金時代,溫氏兄弟乾的也是一個需要投入很多而收入微薄的行當。在這個行業,他們製作的影片越多,需要投入的資金越多。為了保持不敗,他們得加速奔跑,即便那些“成功”的影片究竟能賺多少錢也是個問題。影片在劇院上映的時間越長,他們需要支付的廣告費越多,用於支援放映方的票房收入的分配額會越大。他們跟HBO做過一筆交易,後者付25%—30%的製作費用,可是很快這個合同就要過期了。這種關係對公司相當重要,因為米拉麥克斯發行的偏門作品決定了觀眾將是高層次的看付費電視的人群,因此沒有多少免費電視的價值。但是,即便像HBO這樣的地方電視臺也正在試圖用好萊塢大片來擴大他們的觀眾群,當HBO拒絕續簽協議時,對米拉麥克斯來說簡直是一場災難,特別是米拉麥克斯還欠著包括米德蘭·蒙塔古在內的好幾家銀行的錢的時候,被溫氏兄弟僱來去填補HBO的漏洞的CAA的約翰·普泰克(John Ptak)說:“哈維的處境相當危急。”
但是,換個比喻的說法,1992年就像坐一次過山車,跌到低谷後隨之而來的則是驚心動魄的高峰。離開聖丹斯到新線公司擔任採購部主任的託尼·薩福德有一度非常鬱悶,他選擇在那個時候跳槽到米拉麥克斯。“他們在偷襲敵營方面很有一手。”他說,“我對於離開一個蒸蒸日上去一個在別人看來一直處於崩潰邊緣的公司有些猶豫不決,這家公司有那麼多影片毫無反響,庫裡還積壓著許多產品,而銀行還在逼債。但是,我也經歷過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