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1/4 頁)
都是高興的。
豈知傅春兒張口便問:“幾位師傅,眼下正值春季,我想在這大煮乾絲之中。加入一味當令的食料,以增其味。師傅們覺得加什麼會好一些?”
這一問,便將三名廚子都給問住了,幾人都是皺了眉頭,冥思苦想起來。傅春兒倒也不著急叫他們當日就給答覆,只說讓他們回去想一想,甚至動手試一試,明日再來給答覆。接下來,就是正式開始做點心。傅春兒說了一遍三丁包子的做法。三名廚子都點頭,然後自行和麵發麵調餡兒,將包子給蒸了出來。
在廚子們蒸包子的時候。老曹又帶傅春兒去茶社之內看了看。這次再看。這簇新的“富春”茶社已經初具規模。二層小樓已經完全起好,而樓內的裝飾與傢俱也已經齊備。小樓之外的院兒裡,搭出了一隻木棚,棚柱上爬了些青藤,只是眼下藤蔓還不繁茂,想來再過幾個月會更好些。
傅春兒一邊看。一邊覺得老曹心思縝密,能想到的地方都想到了。只是那院子裡現在還沒有擺上蒔花,略顯得有些空。
轉眼間,三名廚子的包子就已經包好了。論速度,是那姓尹的師傅更快一些。然而論味道,傅春兒試過之後。覺得張、尹兩位師傅大約是嚴格按照自己所說的方法與食料做的包子,所以嚐起來味道與自家當時做的包子味道一模一樣。而那位陳師傅的,味道卻有些不一樣,似乎是筍丁的比例要高一些,所以嚐起來比較脆,而且也比廣陵這邊人的口味要更淡一些,不那麼甜。
那姓陳的師傅叫做陳永祥,他見到傅春兒在吃自己蒸出的包子的時候,眉頭皺了起來,心下便有些惴惴的,忍不住開口問:“東家姑娘?”
傅春兒搖手示意無事,然後說:“明日鋪子裡會再準備兩樣食料,發好的海參與河蝦仁兒,也是要加到這包子餡兒裡的。三位師傅都想一下,這參丁與蝦丁,該當怎麼個加法。”
這便是傅春兒用來打贏震豐園的殺手鐧——五丁包子。她不想把富春做成個曲高和寡,專門招呼有錢人的銷金之所。她想讓富春成為最令廣陵城中百姓津津樂道的茶社。所以“物美價廉”這個從商之道,她自然會一直堅持下去,但是在味美而價廉的三丁包子之外,她需要另外一種“高階大氣上檔次”的產品,能夠將震豐園一舉而擊敗的,這就是五丁包子了。
五丁包子的餡料之中加入了參丁與蝦丁,因此成本教三丁包還要高出一些,但是賣價也會高上好幾成。然而三丁包子固然較為實惠,但是隻要食客手中多個幾文錢,就會願意嚐嚐材料更精而味道更鮮的五丁包子。畢竟參丁“滋養而不過補”,而蝦丁“細嫩而不過軟”,再加上雞肉美味、豬肉油香而筍丁清脆,搭配在一起,較之三丁包子立馬上了一個檔次。
“曹伯伯,你是想問我為什麼讓廚子自己去想這些點心怎麼做麼?”傅春兒見老曹的眼光朝自己這邊轉過來,便歡快地說。
“我是想看看這幾名廚子能不能夠推陳出新,咱們茶社裡的點心做出名氣之後,難免會有人仿,而且客人也許吃久了會覺得膩味。所以這些廚子要是有些悟性,能夠自己嘗試一些新鮮的食料,或是一些新鮮的做法。客人們在這裡如能夠常吃常新,生意才好一直做下去嘛!”聽了傅春兒一番話,老曹便也點了點頭,跟著問:“眼下姑娘覺得哪個廚子更好些?”
“各有所長吧——”傅春兒想了想,說:“尹師傅年輕,手快,手底的活也不差,但是我覺得做點心的悟性怕是陳師傅更好些。他是閩人,坐起河鮮海鮮來,應該不在話下。不過,到底如何,我們明天就知道了——”
第二日,三名大廚給傅春兒交答卷的日子。先是“雞火煮乾絲”之中,可以加什麼輔料的問題,果然是陳永祥給出了傅春兒心中所想的那個答案——竹蟶。傅春兒看著陳永祥侍弄著盆裡的一堆蟶乾,問:“這是哪裡來的?”
陳永祥笑著答道:“這是鎮海那邊正月裡採的新鮮竹蟶,煮熟之後烘乾的,適合在湯裡細細地吊出鮮味。這竹蟶可以從正月採到清明,姑娘問的是春季,所以我想這竹蟶子再好不過了。”
待三名廚子都重新做了一味“加料”大煮乾絲之後,傅春兒便讓他們三人互相嚐了嚐。張、尹二人,在試過了陳永祥做出來的菜品之後,都是露出了一些驚歎的目光。
傅春兒接著問:“那陳師傅覺得夏秋冬三季,乾絲裡應該分別放什麼輔料?”
陳永祥想了一想,說:“夏季炎熱,口感宜脆爽,可在這乾絲湯里加入脆鱔;秋季麼,秋季正是蟹肥之時,可以將乾絲與蟹黃或是蟹粉同煮。至於冬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