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任何一個遊戲的玩家都是由各種年齡層次、各種知識結構的人組成的。透過對其多寡的對比,才可以看出遊戲負面影響程度的高低。毛主席說得好:“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對《魔獸世界》持批判態度的大多數人,僅僅人云亦云之後,就對一款遊戲妄下定論,而其本身可能並沒有接觸過《魔獸世界》,甚至還分不清網遊和單機遊戲。這樣的笑話透過媒體的不斷放大,甚至成為了遊戲玩家之中的笑談。
我在這裡作這些分析,並不是要強調遊戲是好的。我只希望所有人都能明白,遊戲是一箇中性詞——但這不是本書的重點。
《魔獸世界》為何會頻頻成為媒體的靶子?僅僅因為它是最大、最知名的網路遊戲嗎?並沒有這麼簡單……
。 想看書來
“銅須門”是妖魔化的源頭
且
讓我們從《魔獸世界》被妖魔化的源頭說起。拋開本來被誤會在《魔獸世界》身上的張瀟藝事件,真正讓《魔獸世界》背上沉重的西西弗巨石的,是一度沸沸揚揚甚至引起了國外媒體高度關注的“銅須門”事件。
恰恰是這一在網路遊戲歷史上極負盛名,並在整個網路輿論傳播史上第一次引發了大規模的人肉搜尋的事件,將《魔獸世界》死死地釘在了道德的恥辱柱上。“魔獸世界”從此成為網路遊戲負面影響的代名詞,讓《魔獸世界》在任何一次網路遊戲負面影響大討論或網癮問題批判中,都不可避免地成為了輿論首先想到的第一標靶。
在由遊戲引發的網路群體性事件中,“銅須門”是發生最早且影響極為惡劣的一起。這次事件甚至還讓一些“有識之士”發現了一個商機,使網路營銷公關開始在國內盛行,透過僱傭寫手、知名博主在論壇和部落格上發帖,集中轟擊某一個事件(可能是一個杜撰或策劃出來的企業營銷案例),在瞬間引爆網路,甚至引發傳統媒體的關注。
“超女”、“快男”的成功很多得益於此,從舞美師等諸多不知從何而來的所謂“網路揭黑者”口中,毫無根源地在網路上爆出所謂“黑幕”,利用公眾的獵奇心理,將“超女”、“快男”的活動引入更多人的視野。而數量更多的攻擊某一產品的文章一旦集中出爐,就不免讓人疑惑這是否是其對頭公司的惡意進攻了。防毒軟體公司在這方面尤為混亂,甚至於有人說防毒軟體們不是在殺病毒,而是在專心娛樂大眾。就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一個名叫“易傳媒”的廣告公司就找到了筆者,質問筆者之前的一篇批評易傳媒的博文是否屬於同行的惡意攻擊,並表示筆者無權對該公司的經營漏洞提出批評。這隻會讓人感到由衷的無奈——未免太神經過敏了吧。
在其他行業,諸如此類利用一些*東東進行炒作的更是大有人在。2010年2月,“獸獸門”爆發,有關車模、遊戲美女獸獸的*影片讓這個本來並不出名的女孩子一夜爆紅,緊接著子虛烏有地傳出她被王晶看中等假訊息,讓其身價倍增。而訊息的源頭,無一不冠以“中國第一車模”這個以前根本就沒有被認可的頭銜。其炒作力度和手段之強悍,讓人在*之餘也頗為驚訝。
閒話不說。“銅須門”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2009年,儘管一部名為《無形殺》的國產小製作電影再次將“銅須門”事件翻了出來,可依舊沒有人知道“銅須門”的真相。而更讓人關注的是,這其實是一次子虛烏有的網路偷情事件。“銅虛門”到底為何而來?誰又是既得利益者?讓我們回到事件的原點,一起來一次真相尋找之旅吧。
人肉搜尋引擎啟動
2006年4月12日,一個名為“鋒刃透骨寒”的ID在貓撲論壇上註冊了。這沒什麼大不了的,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新ID註冊,其中有很多隻是老貓撲使用者註冊的“馬甲”ID,還有一些則是某些網路營銷公司註冊的用來推廣產品的公關ID。單從名字上看,這很像一個玩家的使用者名稱——很多玩家就喜歡註冊刀啊、刃啊之類的名字,比如“支點嗜血刃”之流,以表現自己的堅強,當然也有所謂“性”的暗示在其中。
但接下來的事情則很快讓這個ID成為了數以百萬計的人們關注的焦點。2006年4月12日夜11時,在很多人都已經休息的時候,這個ID發出了第一個帖子——“二區麥維影歌守望者發生的醜聞:一個讓你更珍惜愛人的理由”,揭發自己的妻子與一個網名叫“銅須”的魔獸玩家有染。在帖子中,他描述了自己痛苦的感受:“那一瞬間,我知道了一種感覺:有如雷擊。當時我看不見自己的臉色,我只知道,我的臉色或許已經慘白,慘白到心裡。”但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