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呢?人與自然決非僅僅是表面維持食物的聯絡,隱藏在幕後深層次的聯絡又是什麼呢?
人體解剖後,用現代的科技手段找不到經絡,就斷言不存在,是很荒謬可笑的。
其一,現代的科技手段找不到,就不存在嗎?那麼人們的精神意識,解剖後找不到,難道可說人沒有精神意識嗎?
其二,人死後,呼吸立即停止,即沒有氣的出入。經絡是氣在人體執行的軌跡,如同自然界的大氣執行,不需藉助管道的傳輸;而非像血液傳輸要有實體的管道結構,即像地上的水,需江河渠道來傳輸。
其三,西方科學理論還未深入到人體深層次奧秘,任何理論都有其一定的適用範圍,沒有置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超出其適用範圍,都是錯誤的。列寧曾說過,真理向前前進一步,哪怕是很小的一步,真理就會走想錯誤。
想到這裡,靜思不禁記起了一則小故事。
一次,一位太空人與一位腦外科醫生討論宗教方面的問題。腦外科醫生是個基督教徒,那位太空人不是。太空人說:“我到過太空許多次,但卻從來沒有見過上帝或天使。”腦外科醫生答道:“我開過很多聰明的腦袋,也沒有看過一個思想呀!”
讀過《黃帝內經》,靜思被中醫博大深邃的思想深深的震撼,有人說其理論思想是落後的、原始的,誠為幼稚膚淺。中醫和西醫理論之爭,從深層次上說,體現的是東方科學文化與西方科學文化的不同。
西方科學文化,才經過短短兩三百年的實踐,雖然在機械物質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給自然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東方科學文化,經過五千年的實踐,給人們帶來輝煌的成果,但對自然的損害微乎其微。五千年的份量,遠比世人想象中的要深厚得多。
在所有的檢驗標準中,時間老人是唯一最公正、最客觀的檢驗標準。
靜思覺得自己對東西方科學文化的理解是零碎朦朧、隱隱約約的,不夠清晰透徹,不禁想起了本校的一位複姓東方的中醫老教授,為人極為低調,淡泊名利,雖教的是中醫,但對東西方科學文化有深入的研究,是一位真正的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師。現已八十以上高齡,自退休後,一直隱居在無止山中一座清幽的小樓逍遙閣裡。
靜思一次去山頂思索問題,碰上了正在打太極拳的東方老人,一番討教後,東方老人歡迎他有問題可隨時去他的逍遙閣探討。因怕打擾東方老人的靜修,靜思一直未敢前往。為了徹底系統地弄清東西方科學文化,是該去東方老人小樓的時候了。 。。
第二章 兩種不同的宇宙觀
清晨,冉冉升起的朝陽,光芒四射,萬物沐浴其中,充滿了蓬勃的生機。無止山頂,站立著一老一少,老者鶴髮童顏,仙風道骨,少者清秀俊朗,氣宇軒昂。
東方老人聽了靜思的問題後,讚賞地道:“你能夠思考得如此深入,懂得中醫和西醫理論之爭,是東方科學文化與西方科學文化的不同,甚是難得。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弄清東方科學文化與西方科學文化的本質區別,先須瞭解其根源——東西方不同的宇宙觀。”
靜思道:“東西方不同的宇宙觀,形成於哪一時代呢?”
老人道:“你知道四大文明古國吧,那麼人類的軸心時代你清楚嗎?”
靜思點點頭道:“在兩千五百年前,公元前五世紀,這是一個神秘的時代。人類最智慧的大腦、最偉大的人物,如古中國的老子、孔子、莊子、孟子,古印度的釋迦牟尼,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德謨克利特,沒有約定,沒有交流,就同時出現了,完成了人類元典式的精神創造。全世界學者都對此感到驚歎,稱為那是人類的軸心時代。”
東方老人道:“而在宇宙觀層面上,取得最高成就、對人類影響深遠的兩位是德謨克利特和老子。他們是千年難得一見的人物。”
德謨克利特是希臘城市阿布德拉人,出生於富商家庭。從小就見多識廣,學習研究非常專心,經常把自己關在花園裡的一間小屋裡。一次,父親從小屋裡牽走了一頭牛,他都沒有察覺。他想象力豐富,思索深入,有時去荒涼的地方,有時一個人呆在墓地裡。
德謨克利特成人後,學問越鑽越深,感到小小的書房已經不足以供他研究了,他需要更廣闊的空間。為了追求真理,追求智慧,他拿上一份劃分了的祖上家產,去各地遊學,前後長達十幾年,花費了父親給他留下的絕大部分財產。
德謨克利特一生勤奮鑽研學問,知識廣泛,通曉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