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來源,就這麼點錢,給丟了一多半,根本堅持不到月底,還得拉下臉皮,四處求人借錢,多讓大人心煩啊!
內蒙古兵團來林西招兵時,她特別賣力申請,決心混出個人樣,為這個倒黴的家爭口氣。不信自己就總比別人差!
到兵團後果然表現優秀。勞動時捨得賣力氣;加班時不怕疲勞,能連續作戰;學習時積極發言,亮私不怕醜;吃飯時不搶不爭不挑肥揀瘦。
連隊會計本來可以不去救火,有很多業務還等著她幹呢。可是,她好強,不肯放棄任何一次重大緊急任務,尤其是救火,在連部安全受威脅的時刻,根本無心再在辦公室裡做賬。她果斷地衝了上去,又果斷地在火海中涅槃。身上還掛著辦公室的鑰匙,燒焦的空氣裡,殘留著她18歲的青春氣息。
慶幸的是,35年過去,她尹國茹不用忍受衰老疾病的痛苦;不用擔心物價漲和工資低;不用經歷下崗待業的沉重,不用品嚐當一個老嫗所面對的種種艱辛。
什麼糖尿病,什麼乳腺癌,什麼高血壓,什麼心肌梗塞、老年痴呆……全與她無緣!她的生命永遠年輕,永遠18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張國順 兒子,你出來吧!
張國順(1953—1972)
1953年11月12日生於赤峰市,漢族,1969年初中畢業。1971年4月29日參加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五師四十三團,任四連戰士、副班長,1972年5月5日為撲滅草原大火犧牲,享年18歲,被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授予三等功,追認為共青團員。
★採訪記錄
張國順的母親李桂芬:
國順身高1米71左右,小名大順,全家4個孩子,他是老大。父親是工人,當過兵,黨員,我是家庭婦女。
他喜歡拉胡琴,不講究吃,吃啥都行。學習刻苦努力,很想當兵,從不打架。他去了兵團後,我總鬧病,病得很重,幾乎要不行了,給國順一連拍了5封電報,最後他才回來。關於那兒的情況,他只說挺好的,不用惦記。這次探親總共住了8天就回去了,回去不幾天就出了事。哎呀,若晚回去幾天,可能就死不了了。他守紀律,只超了一天假,給7天假,他走了8天,回去還寫了檢查。結果還給燒死了。他去兵團1年零7天就犧牲了。
我常想怎麼沒讓孩子多呆兩天呢。多呆兩天,就躲開了救火,就死不了呀!我恨自己,恨自己啊!
國順探親回家路上曾丟了一隻黃膠鞋。他犧牲後,我把那剩下的一隻鞋儲存了下來,留個紀念。我琢磨,他不該丟這一隻鞋,這是個壞兆頭……我總不相信他真的沒了,常去孩子走過的路,期望他能回來。還常去燒紙。這孩子特別懂事,孝敬父母,一個月津貼5元,去後10個月,就託人給家送了40元。
有人傳說,杜副指導員把國順救出來,後又衝進去,國順也跟著衝進去,再也沒有出來。我們家屬到救火現場時,那臺燒燬的膠輪拖拉機還在,草裡面還有殘剩的鞋。
死後遺物只剩下一件軍大衣、一條被子、一條褥子。也不知怎麼回事,衣服全沒了,就剩下那隻鞋。
◆與張國順的母親和弟弟赤峰市民政局挺不錯的。在赤峰南山烈士塔上把7位赤峰的烈士名字都刻上了。我每年清明節都要上烈士塔祭祀,用手摸自己兒子的名字,止不住眼淚流下來。後來眼淚都哭幹了。自從有了兒媳婦後,這心情才好了一點。
張國順的弟弟張國安:
我還記得哥哥保護我的一件小事:那時我們家住在農村。有一年我得病了,哥哥領我去公社衛生院看病。路過大西牛村時,碰見一條狗要咬我。我趕緊跑,狗追著咬,哥哥上去踢了狗一腳,把狗踢跑了。
我們家很困難,父親50元工資,國順哥哥後來不能上學,才十四五歲就擔起了家庭的重擔。脫坯、拉煤、拾柴火……
我媽知道國順哥犧牲後,從屋裡滾到當街。滿地亂滾,哭號著。我們家三個孩子全得護理母親一個人。她接受不了這個現實。總感覺棒子葉一響,哥哥就回來了。那時候,我們家周圍都是玉米地,國順哥回家總喜歡趟玉米地。
一開始烈士陵園還有個老喇嘛看護,後來沒有了。
兒子,你出來吧!
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
——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
2006年7月26日傍晚,張國順烈士的母親不顧顛簸了一天的勞累和辛苦,與我們一同參拜烈士陵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