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部分(第2/4 頁)
避免炎帝部落的傳承斷絕小牛頭人神農烈山氏親自出面,將炎帝部落一分為二,一部與東夷魁魂部落聯盟一道,遷往洪荒東大陸,另一部則與九黎部落聯盟一路南下,遷入了洪荒極南部的蠻荒之地。
而原本出征有熊部落的九黎聯軍,在幫助族人重建家園之後,便集體神秘失蹤,一同失蹤的,還有這些士兵的家屬。
而鄂都城,也就此迎來了第一批活人居民。所有鬼物,則在鬼帝姜榆罔的帶領下,全部轉入了平都山地下城中。至於部都城內的活人,和平都山下的鬼物之間,則有李宅男親手煉製的陰陽兩界分割符相對隔絕開來。自此,鄂都地下城,鬼魂入得。活人入不得;而鬼物們,也是入得出不得。如此。既能維持整個部都城內的陰陽大致平衡,又不至於因陰陽交錯、人鬼混雜而產生什麼紛亂。更何況,不論是鬼帝姜榆罔。還是那新任部都城主,都是頗有手段的大能之人,幾番手段下來,便將這部都城地上地下都治理得井井有條。
至於人族方面,貌似已經徹底打敗了九黎部落,於是,在太上和元始二人的支援下,有熊族長公孫軒轅,正式宣佈一統人族,開始行使人族共主的權職。
奈何,由於炎帝部落積恩七十餘代,雖然武力上對個部落的威懾力不強,可大部分人族部落對於炎帝部落還是心存感恩的。因而,對於有熊部落這個造反派,認同感並不是很強,即便如今臣服,也不過是懾於有熊部落的赫赫淫威罷了,更有一些炎帝部落及九黎部落遺族,時常以各種理由反對有熊部落的統治。於是,在有熊部落的統治下,雖然沒有大規模的戰亂,可中小規模的戰事仍舊時有發生。
不愧是一族之長,面對如此情勢。公孫軒轅充分展現出了一代帝王的無上智慧。以拉攏一批,打壓一批為原則,有熊部落一方面對廣大不明真相的人族部落展開了宣傳攻勢,聲稱自己與炎帝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此番繼任共主,乃是秉承炎帝大人遺志,是炎帝禪讓給自己的,並非是自己篡權。雖然知道內情的有熊及炎帝部落眾人對此言嗤之以鼻。可犬部分偏遠部落還是不知道這些戰爭內幕的。
而另一方面,公孫軒轅還聲稱,九黎部落乃是妖魔一族,個個兇狠殘暴、嗜殺無道,其族長黃尤,本是一個小爬蟲所化,銅頭鐵額、頭上生角,是一個喜食人心的絕世兇妖。自己有熊部落之所以征討九黎九黎部落,是為了替天行道、維護世界和平,云云。而對於那些九黎部落的死忠份子,公孫軒轅更是毫不留情地祭起屠刀,斬盡殺絕在有熊部落的鐵血統治下,儘管沒有什麼大規模的戰爭,可此後的十數年裡,仍有數以百萬計的所謂“九黎妖魔”慘遭有熊部落屠戮。
在有熊部落無限級謊言宣傳攻勢下。慢慢地大部分人族之人,也都認可了有熊部落的炎帝正統身份。而經過血腥的鎮壓,那些敢於反對者。也盡數被屠戮一空,天長日久之下,有熊部落的統治,也慢慢穩定了下來
公孫軒轅自言身稟土德,厚德載物。而土色黃,遂自稱黃帝。而在有熊部落強大的宣傳攻勢下,所有人族部落也開始被統稱為炎黃部落。至於那真正的炎帝部落嫡系的一隻。九黎部落,則被徹底妖魔化。在有熊部落的全力打壓下,不得不們一破離了中原地區,遷向了東、南等極遠的蠻荒!雖然是靠著造反起家,但公孫軒轅在治理國家方面卻是有著非凡的
段。
統中原後,公孫軒轅開始著手建立了一套相對完備的國家體制。最早的奴隸制的雛形。
公孫軒轅之前,田無邊際,耕作無數,因而田地的糾紛時有發生。實際上,有熊部落與炎帝部落之爭。起初便是借田產糾紛引發,而後被有熊部落無限擴大的。
有鑑於此,公孫軒轅以步丈畝,將全國田地重新劃分,建立了井田制。
所謂井田制,便是將田地按照“井”字形劃分,一井共九百畝土地。劃為九塊,每塊百畝。八家合種一井,中間一塊為私田。八家合種,收成歸政府所有,其它八塊為私田,收成歸耕種者所有。
當然了,實際操作起來,並非每一井的土地都是正好的九百畝由於地形地勢的差異,有八百畝為一井的。也有一千畝為一井的,等等,不一而足。
在井田制的基礎上,公孫軒轅還建立起了相對完備的各級管理機構。
三井為一鄰,三鄰為一朋,三朋為一里。五里為一邑,十邑為都,十都為一師,十師為州,全國共分九州。
自此,九州也就漸漸成了整個東土神州的代稱。
此列,公孫軒轅還設定了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設三公、三少、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