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第3/4 頁)
果有神通,已把那大聖圍困,只是未得擒拿。我如今助他一功,決拿住他也。”老君道:“菩薩將甚兵器?怎麼助他?”菩薩道:“我將那淨瓶楊柳拋下去,打那猴頭;即不能打死,也打個一跌,教二郎小聖好去拿他。”老君道:“你這瓶是個磁器,準打著他便好,如打不著他的頭,或撞著他的鐵棒,卻不打碎了?你且莫動手,等我老君助他一功。”菩薩道:“你有什麼兵器?”老君道:“有,有,有。”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個圈子,說道:“這件兵器,乃錕鋼摶煉的,被我將還丹點成,養就一身靈氣,善能變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諸物;一名金鋼琢,又名金鋼套。當年過函關,化胡為佛,甚是虧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丟下去打他一下。”話畢,自天門上往下一摜,滴流流,徑落花果山營盤裡,可可的著猴王頭上一下。
在這一段話裡,他稱老君為道祖,並且對佛門的觀音菩薩點明瞭他“過函谷關化胡為佛”的說法,而且觀音菩薩聽了也是認可的。不僅如此,還有個化胡為佛的法器金鋼琢,而且這個金鋼琢佛祖如來看到也是非常害怕的。在《西遊記》第五十回—第五十二回裡,寫到太上老君的坐騎青牛偷了金鋼琢下界為妖,擒了唐僧師徒三人,孫悟空百般施救未見功果,只好上西天找如來求救。在第五十二回裡,這樣寫道:
如來問道:“悟空,前聞得觀音尊者解脫汝身,皈依釋教,保唐僧來此求經,你怎麼獨自到此?有何事故?”行者頓首道:“上告我佛,弟子自秉迦持,與唐朝師父西來,行至金鸊山金鸊洞,遇著一個惡魔頭,名喚兕大王,神通廣大,把師父與師弟等攝入洞中。弟子向伊求取,沒好意,兩家比迸,被他將一個白森森的一個圈子,搶了我的鐵棒。我恐他是天將思凡,急上界查勘不出。蒙玉帝差遣李天王父子助援,又被他搶了太子的六般兵器。及請火德星君放火燒他,又被他將火具搶去。又請水德星君放水淹他,一毫又淹他不著,弟子費若干精神氣力,將那鐵棒等物偷出,復去索戰,又被他將前物依然套去,無法收降,因此特告我佛,望垂慈與弟子看看,果然是何物出身,我好去拿他家屬四鄰,擒此魔頭,救我師父,合拱虔誠,拜求正果。”如來聽說,將慧眼遙觀,早已知識,對行者道:“那怪物我雖知之,但不可與你說。你這猴兒口敞,一傳道是我說他,他就不與你鬥,定要嚷上靈山,反遺禍於我也。我這裡著法力助你擒他去罷。”行者再拜稱謝道:“如來助我什麼法力?”如來即令十八尊羅漢開寶庫取十八粒“金丹砂”與悟空助力。行者道:“金丹砂卻如何?”如來道:“你去洞外,叫那妖魔比試。演他出來,卻教羅漢放砂,陷住他,使他動不得身,拔不得腳,憑你揪打便了。”行者笑道:“妙,妙,妙!趁早去來!”那羅漢不敢遲延,即取金丹砂出門,行者又謝了如來。一路檢視,止有十六尊羅漢。行者嚷道:“這是那個去處,卻賣放人!”眾羅漢道:“那個賣放?”行者道:“原差十八尊,今怎麼只得十六尊?”說不了,裡邊走出降龍、伏虎二尊,上前道:“悟空,怎麼就這等放刁?我兩個在後聽如來吩咐話的。”行者道:“忒賣法,忒賣法!才自若嚷遲了些兒,你敢就不出來了。”眾羅漢笑呵呵駕起祥雲。
從這一段話可以看出,《西遊記》中能普閱周天之事,遍識周天之物,廣會周天之種類的佛祖如來,也懼怕手執金鋼琢的青牛嚷上靈山,遺禍於他。以致孫悟空事後得知了真情,也不平地罵道:“可恨,可恨!如來卻也閃賺老孫!”
所以,《西遊記》雖然“敬佛謗道”,也沒把太上老君的地位尊崇得很高,但是也在不經意間。流露出千百年來對老子的尊崇地位。
許仲琳的《封神演義》中出場的老子,對老子可以說是敬重有加,儘管從晉朝後期,老子的神位在道教中已降至第三,但在《封神演義》中,老子仍是鴻鈞道人以外的第一大神明。尊崇有加。
但《封神演義》中對老子的來歷沒有多做介紹,但是卻用幾首充滿溢美之詞的對聯和詩詳細地概括了有關他的神話傳說和事蹟。
《第四十四回子牙魂遊崑崙山》的對聯:
道判混元,曾見太極兩儀生四象。
鴻蒙傳法,又將胡人西渡出函關。
對聯裡說,他生於混元起始,目睹了太極兩儀生四象。鴻蒙初沌的時候就得道了,並且西出函關點化胡人(指釋迦牟尼)成佛。
《第五十回叄姑計擺天河陣》的詩:
鴻蒙剖破玄黃景,
又在人間治五行;
度得軒轅升白畫,
函關施法道常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