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3 頁)
他在其中長大的公寓,租給了別人,新房客把廚房窗戶換成了塗鉛玻璃,窗外的那個老式旋轉木馬也就看不大清楚了。多米尼克同意接受了愛迪的上作,他把愛迪留下來的幾樣東西存放在修理車間的一個大箱子裡,箱子裡還有一些“紅寶石碼頭”的紀念物,其中包括一些公園最初的入口處的照片。
尼克,那個把車鑰匙掉下去卡斷了遊樂車纜繩的年輕人,回到家以後又重新配了一把鑰匙,四個月之後,他把車賣掉了。
他時常回到“紅寶石碼頭”,向他的朋友們炫耀,公園就是以他的曾祖母命名的。
年復一年,待學校放假了,白晝拖長了,人們便會回到這個壯觀的灰色大海邊上的遊樂場裡--雖然不如主題公園那麼大,但也夠大了。夏日來臨,人們興致再起,海灘上回響著波浪聲,召喚著人們,大家聚集在一起,坐旋轉木馬,坐“阜氏巨型摩天輪”,喝甜甜的冰飲.吃棉花糖。
人們在“紅寶石碼頭”上排隊等候--就像在另外一個地方排成的那個隊伍一樣:五個人,為了五段不同的記憶,在等候一個名字叫艾米或者安妮的小女孩長大、相愛、衰老、死亡,從而最終解答她的疑問--為什麼她會活著,以及她活著到底為了什麼。在那等候的佇列裡,有一個滿臉鬍鬚、鼻樑彎曲、頭戴布帽子的老人,在一個叫做“群星薈萃音樂廳”的地方,等著同一個小女孩分享天堂裡的那份屬於他的秘密: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影響到另一個人,另一個人又會影響到下一個人,世界上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故事,但是,所有的故事都連成了一個故事。
---------------
譯後小記
---------------
在北美生活多年,雖然時常閱讀當地的小說雜文,但能真正引起我的興趣、甚至令我感動的書籍實在不多。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書店裡看到了這本《你在天堂裡遇見的五個人》,買回家來,不經意地開始翻閱。幾個小時過去了,書讀完了,這才發現,自己已經在不覺中潸然淚下。 、
在小說結尾處的天堂裡,有一條神聖的河,流水潺潺,陽光閃耀.如夢似幻。書讀完了,那條河卻在我的夢中繼續流淌,流啊……流啊……流過我的手指,流過我的鍵盤,流到了我的電腦螢幕上。於是,這本《你在天堂裡遇見的五個人》便變成了我的同胞們可以欣賞的文字。
小說譯完之後,我開始注意它在美國社會上引起的反響。
不出所料,此書同作者的上一本書《相約星期二》一樣,亦成為各主要媒體競相推崇的物件。《紐約時報》稱其為“一部能夠真正感動和鼓舞人心的書”。《出版商週刊》則說,這是“一部美國現代寓言,它將受到廣人讀者的珍愛”。小說在2003年9月出版以後,立即登上了《紐約時報》、《出版商週刊》以及各大暢銷書排行榜的第一位。在我撰寫這篇小記之際,這本書已經在北美各大暢銷書排行榜前五位流連了四十週。
小說講述的是一位八旬老人愛迪的故事。愛迪是一個海濱遊樂場的維修工人,在他八十三歲生日那天,他為了從一部墜落的遊樂車下面救出一個小女孩,不幸喪生。當他醒來的時候,他已經來到丁天堂。但是,天堂並不是他想像中的伊甸園,不是那個他可以同親人相會,可以“在雲頭飄浮,在河中嬉戲,在山間漫遊”的地方。他在天堂裡遇見了五個人。這五個人中有他失去的親人、熟人以及完完全全的陌路人。他們逐一地向愛迪講述和解釋了他生活中似乎與他毫不相關的故事和聯絡,揭示出這樣一個道理:所有的生命都是相互關聯的,就像河底的卵石,一個牽連一個。愛迪終於領悟到,他在人世間自認為毫無意義的生活,其實正是他生命的價值所在。
作者米奇·阿爾博姆以感人肺腑的筆觸講述了一個娓娓動聽的故事,而故事中揭示的人生哲理更為耐人尋味。每一位讀過這本書的人,心靈都會受到震撼。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就是作者濃墨重彩所描寫並貫穿故事始末的一個“情”字。
正是因為這個“情”字,主人公愛迪才會撲到遊樂車下去救一個小女孩;正是因為這個“情”字,愛迪才會那麼深切地愛他的妻子;正是因為這個“情”字,愛迪才會在受到父親的極大傷害之後,仍然無法將他忘懷;正是因為這個“情”字.愛迪才能拋開自己生活的不如意,兢兢業業地維護遊樂車的安全;也正是因為這個“情”字,愛迪終於在生命的盡頭,找到了他一生所追求的寧靜和慰藉。天堂,對西方篤信上帝的人們來講,是至高無上的境界;然而,這個“情”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