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餘波漸進波瀾起(第1/2 頁)
論勢頭,青州、乃至北方的大部分家族,都是不如王家的,但杏壇論道這麼大的事,江左的頂級門閥也會派人過來,由於家族龐大,來人分散各處,有些在臨沂,有些就在魯縣。
隨著魯王下令,魯縣封城,這些江左大族的人也無法隨意進出,很多人都被拒之在外,徘徊難行。
這種時候,王家的車隊堂而皇之的進來了,各家肯定要有微詞,縱然不會爆發,但肯定也想依樣畫瓢。
“我從魯王府得到了個傳聞,”孫敏笑了起來,“說是劉韻言在臨沂讓王家吃了虧,所以王家不得不提前走上一遭,陳止既是同王家一起來的,大概是受了王家招攬,來這對弈的,所以我才覺得遺憾,本以為能看到一場龍爭虎鬥,為我中土棋壇正名。”
這個時候,一個略顯蒼老的聲音從旁傳來——
“這個陳止,本事這麼大,王家都要招攬他?也難怪你等念念不忘了。”
說話的這個人看上去約莫四五十歲,面容清瘦,留著長鬚,穿著大袍,坐於主席,正是曹慶、孫敏的老師、孔家傳人,孔履。
此人非孔家本宗之人,但自幼好學,天資過人,最終異軍突起,成為他那一代的佼佼者,如今更是孔家的門面人物之一,據聞未來將會執掌杏壇。
孫敏就恭敬回道:“陳止此人在師道文章、書法、佛學,乃至手談之道上都有不小的名聲。”
他這麼一說,旁邊坐著的曹慶、荀折等人,不由又回想起這一路上,每到一處,就被陳止名聲壓制的憋屈,還有彷彿一路都要做陪襯的那份屈辱。
上首,孔履微微點頭,轉頭問道:“聽說大師和這人也有一些淵源,不知道如何評價此人?”他的身邊坐著明法僧。
那和尚聽了這話,露出淡淡笑容,搖頭道:“算不上什麼淵源,只是隔空接觸罷了,此人堪稱人傑,文章是不錯,他的書法貧僧也見過,已然入品,近乎神品,至於佛學之說,倒也有可取之處,所以都傳出名聲了,名聲是很響,但其人如何,貧僧還沒接觸過。”
“只是傳出了名聲?”孔履到底是老資格了,明法僧這話一說,他就品味了幾分味道,知道這位大師八成是吃過虧,但既是被他請來的客人,孔履自然得配合一下。
於是,他清了清嗓子,道:“這陳止的年齡好像是二十三吧,這個年齡是該養望揚名了,只是名聲多變,宛如鏡花水月,遠的不說,就說那姜義,造勢蓄名不可謂不高明,但碰上真正敵手,一盤輸掉,名聲折損過半,汝等當引以為戒,凡事要腳踏實地,琴棋書畫之道,固然精彩,但經義名教才是根本,在我看來,陳止諸多名望,唯《師說》一篇,方可稱道。”
他用事實來教育弟子,可謂用心良苦,同時也是給明法僧一點面子。
孔履看出明法僧與陳止有點衝突,所以略微貶低陳止一下,再褒獎一句,因為那篇《師說》很受他的推崇,孔履發自內心喜歡,對陳止其人多有欣賞,只是礙於明法僧的面子,才得當面平衡一下。
可惜,他卻不知道,自己這番話一說,明法僧臉上在笑,這心裡卻越發難受了,因為真正讓他難堪的,正是那篇《師說》,這心頭不靜,就有出言的衝動。
對於這些內幕,曹慶、孫敏已是心知肚明,但不敢當面指出,面對老師教誨,只能點頭受教。
孔力又道:“說到姜義,就不得不提那匈奴人劉韻言,此人的本事是有的,所以能起名聲,雖然被朝廷追捕,但這城中卻無多少喝罵,何故如此?還不是他前些天在魯縣挑戰幾位棋壇高手,以棋藝連敗眾人,留下了名聲,但若是其人敗了,這積蓄的名聲,必然急轉直下。”
孫敏總算抓住機會,順勢轉移話題道:“匈奴王子劉韻言忽然就被通緝,還涉及到魯王,是否與北線戰事有關?”
他們這些人,當天都在王府,聽到了世子的那句驚言,隨後魯王出面,表面上一切如常,但從一些細節還是能發現端倪,而宴會之後,就傳出訊息,說是魯王下令,要捉拿匈奴王子,至此來開了封城序幕,與會眾人稍微思考一下,就明白其中關聯。
孔履聞言,神色凝重,沉默片刻才道:“這事不要亂猜,還是等切實訊息,否則說再多也是無用,還是將心思放在杏壇論道上吧。”
“是。”
幾名弟子都是點頭稱是。
但末了,曹慶又問:“陳先生已經抵達魯縣,請帖是不是要送去?”說話的時候,他看了明法僧一眼,後者還是淡笑著。
孔履點頭道:“既然他人來了,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