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足夠長的時間之後,我們會記不起來問題是從何時開始產生的。我們可能會失望,並且覺得自己就是問題的根源。
·連累到其他健康的人際關係。
通常,我們努力維持一段不正常的人際關係會導致其他更健康的人際關係被“擱置”,斷絕了力量和支援的來源。
識別並應對過度依賴
改變你對於過度依賴的本能反應,第一步就是要識別出周圍人的過度依賴訊號。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埃倫·蘭格(Ellen Langer)指出,做出本能的反應的時候,我們是不理智的——沒有考慮過我們正在做的事情。逐漸意識到這種本能反應,我們能夠做出理智的反應:有意識地選擇如何更好地去表現,而不是像“自動駕駛儀”一樣行事,被過去的習慣所驅使。
過度依賴的訊號
判斷自己是否已經落入過度依賴的關係陷阱並不容易。關鍵在於:不要關注外在,而關注自己的內心——跟這個人在一起的時候,你有什麼感覺,當他需要幫助的時候,你是怎麼做的。透過關注你自己的內心,你可能會發現表明你已經落入過度依賴陷阱的三種跡象:感覺窒息,承擔責任,對過度依賴的人逐漸產生厭煩。
●感覺窒息。
人們用各種各樣的說法來形容這種感覺:透不過氣、憋屈、被逼上絕路、陷進去。。跟一個過度依賴的人建立關係的時候,你會感覺被裝在一個箱子裡,被控制住了,似乎已經失去了自由。不要忽視這種感覺,因為它能夠告訴你一些重要的事情。如果你覺得自己失去自由了,那麼事實可能的確如此。
●承擔責任。
跟一個從來不承擔責任的人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有時候並不容易發現這一點,直到意識到自己承擔了所有的責任。這是一個緩慢、微妙的過程,如果你哪天醒來,發現自己在某段關係中肩負了所有“家長”的責任,這就是過度依賴的第二個訊號。
●逐漸的厭煩。
感覺透不過氣來,是一種不愉快的經歷。承擔責任讓你在一段時間後就精疲力竭,所以,過度依賴的人際關係的第三個訊號就是,你逐漸覺得厭煩了。如果你發現自己越來越忍不住想對他說:“趕緊長點主心骨吧!”這個時候,你已經感覺到厭煩,這個訊號讓你可以確信自己在跟一個過度依賴的人在交往。
愛人及其他
閱讀這些描述的時候,很容易只關注愛情關係,但是別忘了:我們都有自己的“反應模式”,有時候,我們對於過度依賴和疏離的人的反應是類似的,包括朋友、同事、孩子、兄弟姐妹甚至是父母。在愛情關係中幫助你改變本能反應的那些原則,也能夠幫助你改變在其他關係中的本能反應。
轉嫁痛苦
有時候,人們會受不了過度依賴的愛人、朋友、同事,他們運用所謂的痛苦轉嫁策略把過度依賴的人硬塞給其他人,從而讓自己獲得短暫的喘息。
顯然,這種計策時間長了就不靈了。當人們知道了實情,他們就不會再上這個當。你周圍將不會再有人會讓你把過度依賴的人甩給他。(不僅僅是這樣,你將會疏遠身邊很多人,因為你利用了他們的善意。)
對過度依賴者的本能反應
通常情況下,我們對過度依賴者的本能反應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它使得我們被困在關係遊戲當中,並且引誘我們落入關係陷阱。
在第二章反應模式測驗的基礎上,我們進入下一步:下面的描述中,哪一個更接近你對過度依賴的典型反應呢?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三章 關係遊戲和關係陷阱(4)
●相互依賴(選項1)。
有些人對於過度依賴的反應是扮演一個養育、照顧的角色。他們會被別人的需要所誘惑,然後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支援這些“弱者”。這種養育者的角色讓他們感覺很好,以致這些人會鼓勵對方更加依賴他。他們把過度依賴的人當成孩子看待,把他的弱點放在聚光燈下,當他得寸進尺的時候甚至還會獎勵他(付出更多關愛)。這樣,過度依賴和相互依賴的人都掉入了陷阱。關係遊戲開始了。。
●抵制依賴(選項2)。
有些人不是形成相互依賴,而是後退——在他們和過度依賴的人之間製造距離。大多數時候,這些抵制依賴的人在情感上退縮;在愛情關係當中,他們還會有肢體上的退縮。這種退縮有很多種形式,包括對性生活失去興趣,花更多時間加班,或者參與一些將依賴者排除在外的活動。
●權威主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