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地獄、虎虎婆地獄、缽羅地獄、缽特摩地獄、摩訶缽特摩地獄。以上八種地獄,墜入者,將會遭遇極度深寒的折磨,面板、唇舌、骨頭將盡被凍裂,痛苦無比。又提到生地獄,即活地獄,其有三種型別:在人間罪過輕的,入活地獄後依舊為人形;罪過稍重的,則化為畜生;更重的,則既不成人形,也不成畜形,而為一個個肉塊,預示將遭受無邊的痛苦。
在唐朝時的寺院中,多有以〃地獄變〃為主題的壁畫,刀山火海,牛頭馬面,殘酷刑罰,皆列畫中。其中,以吳道子在趙景公寺所繪《地獄變》最為著名。
BOOK。▲紅橋▲書吧▲
第33節:悟空異話
悟空異話
隨著近來學者研究的深入,已認定:《西遊記》的誕生,與《酉陽雜俎》有著直接的關係。此說並非虛妄之言。先看一下《酉陽雜俎》中的這個故事:
衡嶽西原近朱陵洞,其處絕險,多大木、猛獸,人到者率迷路,或遇巨蛇,不得進。長慶中,有頭陀悟空,嘗裹糧持錫,夜入山林,越兕侵虎,初無所懼,至朱陵原,遊覽累日,捫蘿垂踵,無幽不跡,因是胼胝,憩於巖下,長吁曰:〃飢渴如此,不遇主人。〃忽見前巖有道士,坐繩床,僧詣之,不動,遂責其無賓主意,復告以飢困。道士起,指石地曰:〃此有米。〃乃持钁擊石,深數寸,令僧探之,得陳米升餘,即著於釜,承瀑敲火煮飯,勸僧食,一口未盡,辭以未熟。道士笑曰:〃君飧止此,可謂薄分。我當畢之。〃遂吃硬飯。又曰:〃我為客設戲。〃乃處木梟枝,投蓋危石,猿懸鳥跂,其捷閃目。有頃,又旋繞繩床,劾步漸趨,以至蓬轉渦急,但睹衣色成規,攸忽失所。僧尋路歸寺,數日不復飢渴矣。
湖南衡嶽,山險木密,人至於此,多迷路難返,或遇巨蛇猛獸,不得前進。唐穆宗長慶年間,附近有寺,寺中有一頭陀,名叫悟空,喜歡踏野尋幽,算個揹包客,曾夜入衡嶽大山中,戰蛇鬥虎,無所畏懼,潛溪附藤,處處留下足跡。後至一地,名叫朱陵原,山勢更險,但景色也越發美麗。此時悟空已遊覽數日,雙腳有些疼痛,囊中糧食也已吃完,腹中感到飢餓,遂於一處巖下休息,自言自語道:〃到底已入荒野深處,一戶人家也沒有。〃
悟空正說著,卻突見巖前不遠處,於茂盛的花樹間,有一道士正坐於繩床上(類似於椅子)打坐。悟空大喜,上前拜之,那道士卻不理答,前者告知其腹中飢餓,問有無齋飯。這時道士才微睜二目,以手指地上的石板:〃這裡有點米,你可取之為炊。〃說罷,道士下得繩床,手往空中一伸,竟摸來一柄鐵钁,輕擊石板,深入數寸,敲一小洞,令悟空伸手探之,後者不解,手指入洞,只覺下面似乎無底,猛抓一把,果得米一升有餘,還有炊具。道士搭鍋煮飯,不一會兒便告訴悟空可以開吃了,後者取米飯而食,但一口還沒吃完,便吐出來,因為那米還未熟。道士笑道:〃雖然你不想再吃,但也可謂少吃多得啦,且看我將剩下的吃完。〃遂張大口,將那一升多的半生不熟的米飯吃掉。當然,這並無出奇之處。
我們接著看。隨後,道士問悟空為什麼深入幽境,後者回答也無他事,只是愛揹包旅行,又說:〃此處荒無人煙,您怎麼一個人在這裡打坐?真是奇怪呢。〃
道士笑而不答。
悟空又問:〃您是高人!〃
道士說:〃我做一小遊戲,你且看來。〃
道士說罷,躍上一棵大樹,攀枝搖盪,彷彿坐在鞦韆上,一會兒如流雲遠去,一會兒如飛石蕩至眼前,又似猿猴、小鳥,動作輕靈,看得悟空驚異不已。隨後,道士下得樹來,又圍著繩床轉圈,越來越快,漸漸地只見道袍現七彩之色,悟空眼花繚亂。不一會兒,那道士竟轉得無有蹤影了。悟空大驚,摸摸腦殼,真是于山中遇見異人了,一路尋思著,探路歸寺,此後幾天竟不感到飢餓,悟空想:是不是因為吃了那道士給的夾生的米飯呢?
當然,這裡的悟空還不是一隻猴子。
明朝吳承恩寫《西遊記》前,遍讀前朝志怪筆記,尤其是《酉陽雜俎》的超級FANS。而且他曾寫有《禹鼎志序》,在裡面特別提到了段成式和《酉陽雜俎》:〃餘幼年即好奇聞,在童子社學時,每偷市野言稗史,懼為父師訶奪,私求隱處讀之。比長好益甚,聞益奇。迨於既壯,旁求曲致,幾貯滿胸中矣。嘗愛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輩所著傳記,善模寫物情,每欲作一書對之,懶未暇也……〃
在《酉陽雜俎》中,有多條故事是說玄奘去西土取經的;又有多條故事講述的是異境猿猴的,這無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