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八分地的產量了。”家義說:“有這個標準,那就好算了。”兩人拿出算盤和紙筆,測算一粒種子有多重,一粒種子種下去,可以長出六十粒麥子,六十粒麥子又有多重。如果種下萬粒種子,就可收穫六十萬粒麥子。按照這樣的計算,他們定了個五千斤的指標報上去。校長很有把握地說:“學校靠這幾分地可以奪一面紅旗了。”誰知縣裡很快來了個部長級的領導給他們解放思想,說:“八分地才收五千斤,太保守了。”校長心裡打著鼓,趕緊說:“那就報六千斤吧。”部長一笑,說道:“六千斤是五十步笑一百步。你可當心我抓你個保守派典型。”校長一咬牙,陡然豪氣貫頂,說道:“那就報一萬斤!”部長說:“一萬五。”看校長張著大嘴像傻子似的愣著,部長說:“我們要在三年之內趕超英美,像你這樣的速度怎麼趕超?只能跟在人家後頭吃屁!”校長誠惶誠恐地說:“還是領導英明!還是領導英明!”部長轉過臉又問家義:“你看呢?”家義自感慚愧,連說:“行!行!我看挺好,挺好!”
為了實現這個沖天的目標,學生像鋪土一樣把種子撒下去。生物老師是農大高材生,邊播種,邊悄聲問家義:“你說這樣種,能種出高產田嗎?”家義毫不猶豫地回答:“肯定行,我們都算過了。”生物老師說:“種地畢竟不能靠算哪。”家義很嚴肅地問:“怎麼,你不相信能高產?”生物老師一個愣怔,連忙搖頭:“沒有,沒有,對天發誓,我絕對相信。只要有雄心,什麼人間奇蹟不能創造出來?”家義自信地笑道:“我也相信,費了這麼多功夫,又都是照著報上經驗學的,不高產簡直對不起人。”
冬季到了,蔥綠的麥苗長勢喜人。大家奔走相告,都到地裡來看收穫。紛紛說長勢這麼好,畝產一萬五的目標肯定沒問題。誰知到了春季,問題出來了,而且是大問題。麥子太肥,長得過高,下面又吃不住土,開始一片片往下倒。眼看著豐收在望的莊稼岌岌可危,校長急得像丟了兒子。指標完不成,一頂帽子扣下來,可不是鬧著玩兒的。他來找家義,臉陰得快要哭出來,說:“你快想想辦法,要能把莊稼救過來,我給你披紅戴花。”家義也是束手無策,再看校長也亂了方寸,就更顯得六神無主了,連說:“我去問問學生,看誰有好辦法。”校長雞啄米似的點著頭說:“對,對,群策群力,群策群力。”還真有腦子靈活的人,提出用竹子給麥苗當柺棍,說只要支撐著度過生長期,等麥子抽了穗兒,收穫就好比是探囊取物。茅山遍山都是野生的毛竹。校長說:“汪老師,我給你一個班的學生,你連夜上山去砍。”竹子弄回來,截成一小段一小段,密密插在土裡,像衛兵一樣給麥子撐腰,給人壯膽。
益生堂 第一章(56)
好不容易盼到夏收,沙裡淘金似的一頓折騰,還沒收上五斤麥子,連種子都沒收回來。麥穗粒粒乾癟,並不像人一樣,營養過剩就能肥胖。家義和校長看著那堆像金豆一樣珍貴的麥子,不敢去想後面的結果。校長問:“你看咋辦?”家義愧疚地說:“都怪我沒把工作做好。”校長擺擺手,說:“這回只有破釜沉舟了,就按一萬五的指標往上報。”家義問:“這行嗎?”校長反問:“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家義無奈地搖搖頭。喜報送上去,上面不但沒人來驗收,倒寫了賀信,祝賀茅山中學在大躍進中取得空前勝利。校長的腰桿一下直了起來,走哪兒都是一張笑臉。家義也在百思不得其解中悄悄鬆了口長氣。
李蘭茹到學校來找家義,看他黴頭黴腦的,興致不高,問他:“你咋了?是不是我來你不高興?你要不高興,我這就走。”家義忙說:“你誤會了,我是這兒太累。”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李蘭茹也聽說了學校試驗田的事,勸他說:“我是農村長大的,見過咋種糧食,像你們那個種法,倒是從沒見過。”家義說:“你沒見過的東西,不能說就不是真的。種地也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山東壽張縣的做法就是大水大肥,讓作物吃飽喝足。”李蘭茹說:“報紙上雖說有照片,可我還是不敢相信,人咋可能坐在麥子上不掉下來?”家義連忙提醒她:“這話可不能在外頭隨便說,你難道想當‘反冒進’的典型?”李蘭茹調皮地笑笑,說:“我這也是跟你說說,在外頭,還不是人家說啥我說啥。”家義一臉疑惑地說:“那我問你,為啥我們照著報紙上的學,收成會不好呢?”李蘭茹說:“地跟地還不一樣呢。何況你們沒種過莊稼,缺少經驗。你以為種地是件簡單的事兒。”家義說:“我就是可憐那些學生,忙了一秋一冬,累得不像個人樣兒,連課都耽誤了,收下來的麥子還不夠他們一頓飯。”李蘭茹笑著說他:“看看你自己吧,臉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