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商量一下。
甲找到乙。
甲:我有一頭羊要賣,克黃金。
乙:你知道的,我手中沒有貨幣,等我把三隻雞賣了,剛好有克黃金。
甲:可是,除了我手裡有貨幣外,丙也沒有貨幣,你能賣給誰啊?
乙:那麼,我用三隻雞換你的一頭羊?
如果甲答應的話,交易完成之後,接下來的交易,就可能不會再出現貨幣了,那麼結果就是,黃金作為貨幣而言,標記的價值量消亡:“1=0”。不過,為了買到鴨子,甲說不定會答應。甲帶著三隻雞找到丙:一種購買方法是,用1只雞換1只鴨,是物物交換,貨幣要生存,不能進行;二種,甲用1克黃金買丙1只鴨,外加賣給丙一隻雞,找零變成1克黃金,貨幣根本就沒有參加到交易中去,跟上面的物物交換完全相同,不能進行……到最後,完全按照價值量相等進行買賣,還要完成三個人之間的交易,1克黃金還是不能參加到交易中去,所以,甲肯定不會答應乙的建議。
甲再次找到丙。
甲:買1只也是買,2只也是買,給你1克黃金。
丙拿著1克黃金找到乙,買下兩隻雞。乙拿著1克黃金找到甲,要買羊。
甲:反正留著也沒有任何用處,左右都是賣,1克黃金賣給你。
交易的結果還是沒能實現等價交換,貨幣標記的價值量:“1=”。面對商品含有的價值量,與貨幣標記的價值量的不對稱情況,以及貨幣總共標記的價值量,無法滿足標記商品的價值量的情況,甲乙丙三個人,都發現使用這1克黃金的麻煩之處,於是決定增加貨幣發行量,並對貨幣面值進行細化——也就是說,三人還得去找黃金,並對黃金進行加工,可是這會花費掉含有價值量的各種物質資本,還需要讓人花費時間進行加工——對於甲乙丙三人,都毫無價值量,除了貨幣的功能外,毫無使用價值的貨幣,這種貨幣的命運已經被固定了:消亡。
我的結論是:貨幣在最初發行時,必須跟商品合成一體。 txt小說上傳分享
1。2。1。1。2 貨幣+商品
當黃金作為人類第一種貨幣出現的時候(這裡的黃金是替換實際貨幣的泛稱),肯定不是純粹的貨幣,包含了作為商品的價值量,而且這個價值量,在黃金的物理形態沒有受到破損時,不會因為稍微過長的時間而消耗變化——這裡還是使用黃金的物理屬性比較好敘述:作為各種裝飾、金屬冶煉等等商品的原材料,或者各種裝飾品、工具等,黃金成為商品後,所包含的價值量因其物理形態的穩定,很難被損耗掉。此外,在保管黃金的過程中,所加入的各種價值量,在黃金作為商品或貨幣出現的時候,全部轉化為本文中的另外兩種資本,這裡不去討論。隨著時間的推移,價值規律肯定會作用到作為商品的黃金,下面就來探討作為“貨幣+商品”的黃金,如何第一次展現其貨幣的功能,在市場規律裡價值量又會發生如何的變動。
現在,甲有1頭羊,乙有3只雞,丙有3只鴨;甲要買1只鴨,乙要買1頭羊,丙要買2只雞;一頭羊的價值量為克黃金;一隻雞或鴨的價值量為克黃金;另外,甲手中持有1克黃金(在該例子裡,黃金的初始狀態是,作為物物交換的商品,還不具有任何貨幣的功能,所有商品的買賣,初始狀態都是等價交換)。
甲拿著1克黃金以及一頭羊,找到丙交換1只鴨,因為丙只有3只鴨,沒有其它任何商品可以用來找零,甲用羊交換鴨子的話,就得換取3只鴨,使用黃金的話,就得換取2只鴨,否則甲就會吃虧——甲作為黃金的持有者,肯定認識到,黃金作為商品,分割成小塊,是不會損耗其含有的價值量,所以甲進行了分割——1克黃金變成了兩塊克的黃金。在物物交換的社會中,丙應該可以接受,交換到的商品不是自己想要的商品,只要價值量相等,乙也願意收取這種商品,丙肯定是會進行交換的——乙考慮要不要接受黃金的交換,就會詢問甲,問甲願不願意乙在跟甲交換羊的時候,接不接受黃金——甲如果不接受的話,就不能跟丙進行交換,如果甲在黃金作為商品的物理永續性上有了一定的認識,為了交換到鴨,甲應該會答應下來,整個交換鏈條有可能進行以後,交換鏈條開始啟動。
可是,在分割黃金的時候,甲在黃金身上加入了新的價值量,這個價值量又跑到哪裡去了?這個價值量不是分配到兩塊作為商品的克黃金裡面去了,就是留在某一塊黃金裡面了。作為接受價值規律作用的商品而言,因為這個時期處於等價交換,卻不可能因為供需關係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