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第2/4 頁)
不顧雪後山路難行,腳下頻頻打滑,老古緊緊手套,以很輕的嗓音說。
“嘿,放心吧!俺們幹部團,從不收孬兵!相信吳楞子早把一切安排好嘍!”
老宋似乎對“吳楞子”相當瞭解,一面伸手拉老古一把,一面頗為自得地笑說。
跟著將後邊的人,一個個拉過打滑的雪坎。
順子拽著馱滿貨物的馬匹,正翻越上方陡坡。
回頭看到這一幕,神色輕鬆許多。
………【第四十七章 非常時期非常舉措(上)】………
“我部,抗日義勇軍冀東特別勤務旅,全體壯烈殉國,中華民族萬歲!”
貼身揣著這麼份吳毅親筆寫下,報喪似地、極其不吉利的待發的電文內容。
李子光同志卻十分平靜,一點兒也不覺得吳大旅長做事太過分。
而是覺得眼的下非常局勢,什麼樣的舉措都是正常的。
或乾脆說,不幸作為吳毅的搭檔,他已經適應不按常理出牌的方式嘍!
各個方向的戰鬥已經打響了,他還饒有興趣地在霧靈山一處炮陣地下方看熱鬧。
一門看似笨重的山炮,在繳獲的小坦克咆哮聲中,緩緩吊上山嶺。
長長的鋼纜,似乎有些承受不住。
視野中漸漸變小的火炮,在風雪中晃悠著,上升速度越來越慢。
兩輛用以牽引捲揚機的小坦克,冒著滾滾黑煙,拼命地急吼。
陡峭的山嶺上,工兵團長宮敬華站在人工開鑿出來的小臺地邊沿,顯得神情凝重。
緩緩展開手上卷著的紅旗,只待火炮抵達小臺地,便高高舉起。
示意山嶺下方的人員,喊停牽引的坦克。
以便嶺上工兵分隊,將火炮從鋼纜上放下來,裝上預先拆卸的炮輪、炮栓等附件。
交由駐守此處的炮團某排,由他們自行測試待用。
這樣,工兵團二千餘人日夜趕工的第一階段任務,就勝利完成了。
出於保密需要,同時也為了避免承德等地被俘的日軍、滿鐵技術工程人員牴觸、怠工。
各處類似的設施是分步驟,以藏匿物資為名進行。
先由各處村民趕在下雪之前,將山林順著山勢地貌走向,清理出防火隔離帶。
這些隔離頻寬約十米以上,不是借原本就光禿禿無物的山脊,就是剃光地面易燃物。
興隆境內,甚至是幾乎整個原承德府範圍內,為特別勤務旅控制的山區,都照此辦理。
要是登高或空中俯瞰,若隱若現的網狀隔離防火帶,已將山林不規則塊狀分割開來。
足以防炮火或是日偽為達到目的有意縱火,致使山火四處蔓延。
隨後又由各處村民、駐防部隊,在這些不規則塊狀內,在合適地點初步工事構築。
之所以說村民與駐防部隊構築的,是初步工事。
是因為他們主要負責民用設施,還有軍事設施的附帶部分、雛形工程。
民用部分,是指百姓用以居住與貯備、生產的部分。
儘管也有一定的自衛防禦軍事設施,但更多是起到隱蔽、躲避日偽的作用。
這部分,多半選擇在易守難攻的偏僻地帶。
或在山林中開挖出各式深坑,再在坑上方構築足以遮風擋雨的土木覆蓋,築成適宜人們居住、儲藏,乃至依託抗敵的設施。
或是藉助燕山山脈遍佈的火山熔岩洞、石溝坎,構築各式各樣既能抵擋風寒,又能確保安全、方便生產生活的設施。
有效組織、發動起來的人民大眾,其智慧與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以第一團直屬隊狙擊隊長魯志興的爺爺,魯富義老人所在的鬼臉峽村為例。
由於老人曾是清代新軍,具備一定軍事技能,被推舉為四十餘戶人家小村的村長。
老人不負眾望,選中打獵時發現的一處峽谷。
這處峽谷位於灤河上游支流深山中,溝套溝、谷套谷,草窪子、深水潭遍佈。
人行期間,如同進了**陣,辨不清方向不說。
還隨時可能跌入雜草掩蓋的亂石縫隙,滑入深不見底的小水潭,一命嗚呼。
魯富義跟幾位熟悉此處地形的老人,形象地稱之為鬼臉峽。
經過兩個多月努力,他們將幾十戶人家、三百餘口,分散安置在峽谷內。
有的人家利用巨石中間的狹小縫隙,伐取原木搭積木般修建幾間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