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2/4 頁)
故難免有恍然若夢的感覺,圖波切夫作為已死之人先坐火車到中國與生離死別的家人團聚在陌生的阿爾山,又坐上自己設計的飛機飛向未知的遠方,嘟噥些啥確實值得一問。
然而小杜有些暈機,沒注意聽老圖到底說些啥,只能用俄語嘀嘀咕咕追問,然後有些錯愕地翻譯說:“旅長,老圖說他設計飛機的時候,沒考慮到乘客是不是舒適,以後再設計,一定要有舒服的沙……”
“呵!好啊,老圖!”吳毅聽了不禁一樂,豎起大拇指表示贊同,“等打敗日本人,你搞民用航空公司,我給你當助手!”
挖到圖波切夫這個瑰寶,確實不止是渴盼奪取軍事優勢一途!
咱們的落後不僅在於“奇巧淫技”這一點,盲腸般的交通是致使清末國土大片失卻的主因之一,要是高緯度地區能在鐵路、公路建成之前,擁有便捷的航空航線,今後的局勢會得到不小的改觀。
圖波切夫聽罷小杜翻譯,神情有些訝異地張張嘴,卻什麼也沒說,閉目似乎陷入沉思。
向小杜做個莫打擾的手勢,吳毅也閉目養神,清理思路。
蔣委座為的國民政府忌諱**壯大,重兵區隔各地**武裝,不使連成一片是意料之中的事。
別看他們迎擊日寇時喊著戰機匱乏、放空火器稀少,對於想要透過他們防區的“不明身份”飛機,卻隨時可能來個攔截、擊落。
熱南、北滿之間來往運輸人員、物資時,就好幾次險些遭到駐守察北、熱北國民政府軍猛烈防空炮火擊落。
有這麼三架蘇方認可塗裝的飛機,便於透過外蒙空域飛向陝北延安!
與蘇方密電往來溝通消除鬼子細菌武器威脅之初,有些像是在玩以小博大的賭博。
斯大林同志一開始覺得,即便這個叫吳毅的中國布林什維克和他的同志們訊息再靈通,也不過類似於特務組織,敵後搞搞情報、製造些破壞可以,說幫蘇聯消除數千公里防線壓力,簡直就是吹牛皮。
故而,對於吳毅漫天要價的賞格要求一概應承,反正除了有保證金的2o架TB-3以及配套的武器彈藥,其餘的還不是事成之後兌現?
等到川岸介文帶著部分翻拍的日軍細菌武器資料向蘇軍遠東司令部報到,知道事情還真成了,當然是願賭服輸——總不至於老大哥讓小兄弟笑話吧?
除了撥付給東北抗聯的飛機、坦克、車輛、拖拉機、武器,咬咬牙將額外、不大合理的也如數奉上。
三架蘇軍塗裝的飛機用途,吳毅是明白無誤地告訴斯大林同志了。
對此,斯大林同志表示理解,並許諾只要通報駐外蒙蘇軍,這三架飛機可以用蘇軍顧問團名義,自行利用外蒙空域飛往陝北延安。
不過,對於索購B-4m1931式2o3毫米榴彈炮3o門,炮彈六萬,履帶拖拉機1oo臺的用處,還有運送目的地,卻讓斯大林同志滿腹疑問。
這是威力強大的笨重火炮,而且要求靠泊海口之後,運往孫中山先生北伐起源地廣州,覺得可能是**疑心蘇聯迫不得已配合國民政府封鎖是有意壓制,心生不滿準備再來一次北伐,南北夾擊奪取政權。
緊急致電延安,奉勸**不要急於跟國民政府方面鬧僵,說這樣不利於中國抗日,屆時蘇方只會支援國民政府而非**。
延安方面早已清楚,吳毅索購是為了海南的新四軍、駐防軍。
之所以故意將海路運送目的地定在廣州,只是迷惑對手的保密需要——中途有靠泊海口的協議嘛!
**收到莫斯科的電報,趁熱打鐵地加碼,要求蘇方在那些大炮之外,免費給上一批一戰時期庫存的水雷,這樣就可以全部在海口卸貨,無需送往廣州。
斯大林覺得這不是中國同志怨怒之下的報復,長舒一口氣欣然答應。
雙簧一唱,既表達了對蘇方搖擺不定平衡策略的不滿,又算是賺到一筆不留後遺症的無償援助。
最重要的還是堅定了黨中央自力更生的決心,再加上國民政府方面咄咄逼人的停軍費威脅,使得中央根據地軍民儘早全力進入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階段。
三架飛還在在外蒙空域漫步,延安中央領導居住的窯洞附近踩地上,**等幾位知道事情的中央領導同志已有些等不及,不時放下鋤頭手搭涼棚朝空中望望。
不是見慣大風大浪的領導同志沉不住氣,實在是這時代的飛機很容易出事。
西安事變時,傅作義將軍由綏遠坐飛機到太原,不算遠的路途上就出現迷航險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