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沒有鋼琴引發的血案(第1/3 頁)
“群賢畢至,少長鹹集”的文人雅會。
“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的古蹟勝境。
自然少不了各種歌舞助興的演藝節目。每個股東帶來了那麼多朋友,其中不乏藝人,對於這種場合已經應對得輕車熟路。
顧誠帶著周潔倫方紋山高大松一起赴席,幹什麼吃的?不就是應付這種場景麼。
“倫哥,一會兒靠你撐場子了,我就休息休息。”顧誠端起酒杯敬了一下週潔倫,就成功地遁了。
“沒問題,交給我了。唱歌樂器儘管來。”周潔倫是很吊很張揚的人,懶得假謙虛。他的鋼琴和大提琴造詣也是很不錯的,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強的作曲樂感。
這種場合的表演,觀看的人不多,但都是有身份的上流社會,人人見多識廣,所以節目最重要的就是應景,即興。
顧誠之所以覺得“當初在工體給八萬人唱歌,還不如今天給八十個人唱歌難”,就是這個道理。
今天在場這八十個人,可不是主動買票慕名來聽某個人的歌的,他們的口味太多樣太挑剔了。能把這兒的人都滿足了,將來絕對什麼大演唱會都能hold住。
周潔倫本來不知道上流社會聚會的彎彎繞,想第一個上場給顧誠長長臉。但顧誠瞭解其中門道,讓他略微等等,看別人出什麼節目。
很快,丁三石、馬風等網際網路大亨帶來的藝人一通吹拉彈唱,賣弄開了。
那些藝人的硬功底水準都很紮實,報出來的頭銜都是“殿堂級演奏大師”。雖然民間沒啥名聲,手底下個個都是幾十年的藝業。
而且絕大多數節目都是為今天的雅會專程作詞作曲的,還有一些藝人根據現場客人不同而作出的即興調整,幾乎是一席一席伺候過去。
這就很厲害了,沒見識過這種幾十個人的小型、上流社會演藝場合的藝人,絕對拿捏不到節奏的。
周潔倫雖然唱歌演奏都很強,此刻也變了臉色:顧誠可沒關照他為了今天的酒會要提前作詞作曲!
而且,他的歌都太流行太pop了,不適合這種舒緩恬淡的環境。而他那些中國風的曲子,如今02年都還沒作出來呢。
就在這時,輪到綠城地產的宋老闆出節目了,宋老闆矮矮胖胖,人醜得可以,但此刻一臉古代那種養瘦馬的揚州鹽商做派,鼓了幾下掌,然後他身後就站起來一個二十五歲光景的歌姬。
聽宋老闆介紹,那妹子是從京城總-政歌舞團請來的“歌唱家”,姓譚。今天要唱的曲則是專給中央寫紅歌的大作曲家印倩所譜,歌名叫做《人間西湖》。
這些藝人和作曲家,在民間的熱度自然是不高的,但總-政歌舞團和“紅歌專業戶”的大作曲家名頭,在上流社會的裝逼圈子裡影響力buff加成就很明顯了。
而且那個女歌手唱功和美聲確實很專業,相比之下,周潔倫這種以創作力而非嗓音見長的人,再上去就很容易被完爆了。
周潔倫看清了其中門道,微微有些冷汗,壓著聲音請示:“誠哥,看來今天這場合咱不專業吶,要給你丟人了。要不一會兒就借個鋼琴,把為你寫的《菊花臺》借我自彈自唱,我即興變奏幾段,也顯得咱為今天的酒會‘私人訂製’了。”
周潔倫說這話的時候,已然看明白了些端倪:上流社會的小型聚會,最講究的就是“私人訂製”。
請大腕兒藝人來捧場,不是聽他們唱那些真唱假唱一個樣的標準曲的,圖的就是個即興。每一場都要看出不重樣兒來,才能滿足貴族的虛榮心。
“你看著辦吧,我們隨性就好,丟不了人的。”顧誠鼓勵了一句。
他倆在竊竊私語的時候,宋老闆請來的女歌唱家已經鞠躬下臺了,也收穫了今夜最熱烈的掌聲。
馬風坐在顧誠對面那一桌,見顧誠和周潔倫商量得差不多了,便捧哏起鬨:“好,我們把今晚壓軸的節目,留給顧總的朋友,看來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周潔倫上場了。看不到顧總親自給咱表演,真的是很遺憾啊。”
“就是啊,公司開年會老闆還要親自表演節目呢!顧總太不給面子了!”旁邊一些富商跟著起鬨。
周潔倫等嚷嚷聲平息了,起身請求道:“下面由我來給大家獻上一首即興的《菊花臺》,不知道能不能先佈置一架鋼琴給我。”
一個負責場務的女領班尷尬地掃了一眼,跑到周潔倫身邊委婉的說:“鋼琴都在隔壁呢,不好挪。用傳統樂器可以麼?”
原來,“江南會”這六幢房子畢竟是文物古蹟,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