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頁)
,心中暗想,將來一旦有了機會,我再找茬和程咬金老兒算帳。
冬去春來,星移斗轉,轉眼這十萬大兵就招齊了。張士貴照章把滾單公事寫好,命人送往京幫,奏於萬歲得知,並盼萬歲降旨。這十萬大兵開往何處。
李世民,這一日上得殿來,有黃門官送上張士貴的奏章和滾單公事,看到上面寫著十萬大兵業已招齊,心中非常高必。但這十萬大兵的名單裡沒有薛仁貴,便龍心不悅,十分掃興。再看張士貴請示大軍開往何處,一時委決不下,遂命黃門官宣徐茂公上殿。
徐茂公剛上得殿來,李世民就問開了:
“徐王兄,你來看,張士貴已招滿十萬大兵,可裡邊為什麼沒有朕的‘應夢賢臣薛仁貴’?”
“主公不要著急,如果張士貴真的招足十萬大兵,裡邊準有陛下的‘應夢賢臣薛仁貴’。”徐茂公微笑著回答。
“噢,如此說來,莫非是張上貴他蒙君作弊不成?”
“不,聖上不可過早地做定論。既然張士貴說沒有此人,想必他一定不報薛仁貴這個名字,請主公耐心等幾日,待陛下起兵和張士貴會合時,我一定交給萬歲一個‘薛仁貴’就是了。”
“那好吧!徐王兄,可這十萬新招的大兵,開往何處為好呢?”
“陛下,這十萬大兵就不必再回京城了,就讓張士貴帶領,由山西直奔山東登州吧!”徐茂公胸有成竹地說。
李世民一聽,心中特別高興,這正和他的想法不謀而合。
於是,就給張士貴下了一道聖旨,命他速速帶十萬大兵開赴山東登州,候旨接駕。
李世民聽了徐茂公的保徵,馬上轉憂為喜,對出征的人選又和徐茂公商議道:“徐王兄,這次朕要御駕親征,讓張士貴做先鋒官,可是這帥印該由誰執掌?兵馬大元帥秦叔寶年事已高,恐怕不能再披掛上陣了吧?”
“主公的心意,跟為臣所想的一樣,不能再讓我的秦二哥去征戰了,這次得選一位年紀稍輕一點的為妙。現在看來,比較年輕的際了尉遲敬德就是程咬金。程咬金性格毛躁,不是個帥才。尉遲敬德比他強,想當初保雞冠子劉武周時,他就是兵馬大元帥,曾日搶三關,夜奪八寨,眾將側目,名揚天下;不過他就是不識字,是個打鐵漢子出身。”
“徐王兄言之有理,我也想到他了,只有他能勝此任,但是這事得跟老元帥秦王兄商議商議。”李世民說完,又下旨宣秦叔寶上殿。
不大工夫,秦叔寶也來到殿前,李世民仍然是不等秦叔寶坐下,便焦急地問道:“秦恩公啊,這次徵東,朕要御駕親征,但現時正少一位徵東大元帥,老愛卿你看——”
“這又有何難,萬歲就傳旨吧,老臣理當掛印為帥,隨同我主前去徵東。”秦叔寶自信地回答。
“唉,秦恩公,你已年高體弱,是該養息的時候了,不必再為國操勞了。”李世民安慰道。
“萬歲呀,臣雖然上了幾歲年紀,但我的精神不老,跨下馬不老,掌中一對熟銅寶鐧不老,到在兩軍陣前仍然可以殺敵,臣還不願意白享陛下的俸祿呢!”
程咬金在一旁直打幫腔,說:“對呀,我二哥不老;我二哥老了,還有我老程哪!這個帥印還輪不到別人去執掌。”
徐茂公一聽,這個氣呀,狠狠瞪了程咬金一眼。
“這——”李世民看了看軍師。
徐茂公知道是要自己講話了,遂說道:“二哥,你雖然上了幾歲年紀,然而,你胸中的三韜六略也確實不老。但是,‘人老不以筋骨為能’,萬歲認為你是有功之勳臣,理應在家養息了。讓別人代替你掛印為帥,能打勝仗那就更好了;如果不行,再請你出世,也不為遲。”
秦叔寶一聽徐茂公的話,心裡就明白了八九分,忙問:
“萬歲,準備讓誰掛印為帥呢?”
“準備讓敖國公尉遲敬德掛印為帥。”李世民肯定地回答。
秦叔寶一聽,心中很是不服,便強裝笑臉:“哈哈哈,好啊!敖國公爺來了嗎?”
“哎,在!”尉遲敬德馬上應了一聲。
秦叔寶問:“敖國公爺,萬歲讓你掛印為帥,你願意嗎?”
“願意呀!秦老千歲,你這麼大年紀了,應該歇息了,你就把這一功勞讓於我吧!”
秦叔寶搖了搖頭,說道:“嘿嘿!敬德呀,恕老夫直言,你是個有勇無藻之猛將,你有何本領,敢擔此重任?”
“這——,嗯呀!秦老千歲,你的年紀比我大得多了,我現今正血氣方剛,適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