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薛仁貴說:“你甭管我是誰了,我問你,你還沒回答呢!”
“你問我呀?告訴你,你膽敢闖我山寨,我就要你命。我姓要,叫要命!”
薛仁貴一聽,說:“好叫!你叫‘要命’,我叫‘不給’!”
言畢,兩個人就動起手來,結果,也不過戰了八、九個回合,這大寨主就被薛仁貴生擒活捉,置於馬鞍鞽上了。眾嘍兵一看都傻眼了,打也不敢打,跑也不敢跑,跪下一地,請求饒命。薛仁貴高聲喊到:“你們要想活,把山上的細軟之物,全拿出來,每人分上一份。然後,有家的回家,無家的投親,無親的靠友;無親無故,無處可去,你們可以經商,做個小買賣為生,再不能幹這強盜勾當。”
眾嘍兵聽罷,連連磕頭,按照薛仁貴的吩咐,把山上的細軟東西,大家分了個乾淨。然後放一把火,把山寨燒了。薛仁貴押著大寨主返回樊家莊。
這時,太陽高照。天早巳明瞭,樊老員外帶領眾莊丁迎出莊門,把薛仁貴接回家中,趕快擺酒置菜,熱情款待。一夜的格鬥,薛仁貴是又餓又乏,但是這頓飯菜,比昨夜的大不一樣,因此,薛仁貴吃了個心滿意足。
用罷酒飯,薛仁貴吩咐眾莊丁把三位寨主的綁繩鬆開,然後在他們面前一站,高聲說道:“三位寨主,你們武藝高強,相貌堂堂,有一派英雄氣概。但是,有能耐不用在正道,偏偏要佔山為王,落草為寇,本身落個賊名,連先人也被罵為賊祖賊父,兒女也被稱為賊子賊孫,好容易娶個媳婦,也成了賊妻賊婆,這有多糟糕哪!我今日不殺你們,給你們指條光明大道,去投軍入伍,為國出力效命吧!”
這三位寨主聽後,都有羞赧之意,同時說道:“不知英雄尊姓大名,永遠忘不了您的不殺之恩。您希望我們投軍入伍,但不知何處招兵,怎找個引路人呢?”
薛仁貴立即說道:“我叫薛仁貴。眾家寨主如不嫌棄,我就給你們做個引路人吧!”
第十回 樊金錠喜招乘龍婿 白袍將巧擺龍門陣
三位寨主一聽薛仁貴願做引路之人,心中都非常高興,便各自報名道姓,把他們被逼上山以及為何搶親的事說了一遍。
原來這大寨主,姓李名慶紅,善使一把大刀,因此有賽關公的美稱。二寨主和三寨主是親哥倆,哥哥叫姜興本,弟弟叫姜興霸。三人在原籍都因好打抱不平,誤傷人命,逃奔在外。後流落到此,便落了草,佔山為王。
至於搶親一事,山上有個小頭目,原本不是個好東西,是他自己看中了樊家姑娘,但不敢搶走,便回山妄說是樊老員外願意將女兒許配大寨主為親。其他二位寨主一聽,認為這也不是什麼壞事,遂釀成這一場誤會。
事情都弄清楚了,樊老員外看出薛仁貴有收降三人之意,便不再計較,原諒了他們。他們三人也知道了薛仁貴在唐天子御駕親征的大軍裡當兵,就堅決要求和他在一起。薛仁貴對他們說自己不過是在先鋒官張士貴大營裡當個火頭軍,他們三人便說:“我們也當火頭軍。俗話說,‘與鳳同飛,必出俊鳥;與虎同眠,沒有善獸’。”
薛仁貴看出這三位是可交之人,便提出要和他們結為兄弟。三人一聽,更喜出望外,受寵若驚,忙說:“我們早有此意,只是口慚形穢,說不出口。”
老員外在—旁更是極力攛掇,忙令家人準備香燭紙馬。
那年頭拜把結義,根本就不論年齡,“強者為兄,弱者為弟。”這哥仨就管薛仁貴叫大哥,薛仁貴再三謙讓,也推辭不了。於是,他們四人在香火前對天盟誓,永結金蘭。薛仁賢為大,李慶紅排二,姜興本排三,姜興霸排四。拜罷,老員外又讓家人備好上等酒菜,留他們繼續吃喝。
當晚,老員外把姜興本、姜興霸請到書房,先給二人各斟了滿滿一杯茶,然後說道:“我有一事相托,不知二位願意幫忙否?”
二人急忙說:“老員外何必客氣,有事就直說吧。”
老員外這才說道:“求二位不為別事,還是為了小女之事。我看了兩日,見薛仁貴是一個可信賴之人,因此,想把女兒許配與他,望你們從中說合說合。”姜興本、姜興霸一聽,忙說:“好吧!”二人告辭出來,就把這事跟薛仁貴說了。薛仁貴搖了搖頭說:“那可不行!我家裡已有妻室。”老員外正好從門前經過,聽到薛仁貴的話,便走進門來,說道:“哎呀!壯士不要說了,我願將小女許配於你。”
薛仁貴再三推託,無奈老員外執意要他做女婿,只好點頭答應了。因為薛仁貴追趕隊伍,急著要走,所以,當日就把喜事辦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