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部分(第1/4 頁)
在醫藥局中,將有保障老弱婦孺的一個部門。而這三大局的局長,都將領禮部侍郎銜。
值得一提的是醫藥局的局長,她是大平朝重臣中唯一的女性,就是楊狗蛋的夫人——楊氏。
而禮部的主要功能,也將轉變為類似現代的外交部。而禮部中新設有一個司,名為“理藩司”,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指導大平朝向外殖民擴張的。
戶部:戶部也將分離出三個二級局——稅金局、儲備局和證券局。之所以如此設定,是因為大平朝的財政將實行“收支兩條線”的政策。因此可以這麼說,原先戶部的權利將會被大大地削弱。
而儲備局將履行現代中央銀行的職責。以儲備的金銀等貴金屬作為本金,發行銀鈔、銀元以及各類輔幣。當然,儲備局也將適當地發行國債。除此之外,儲備局還將管理糧食等戰略物資的儲備,準備隨時能供應戰爭和救災所需的戰略物資。
至於稅收,將採取全民納稅的原則。不過大平朝也將新設定幾個新稅種。比如礦藏開採的資源稅、酒稅、海貿稅、商品的印花稅等。總之一句話,大平朝的稅收主體,將逐漸從農業稅轉變為工商稅了。(未完待續。。)
第九百一十一章新朝新政(四)
至於吏部,就改動不大了。本來吏部就是朝廷中權利最大的一個部門,但其職責也比較單一,所以吳世恭也就不做太多改動了。
改動比較大的是兵部。吳世恭幾乎把兵部一拆為二,很多兵部的職能都劃歸了五軍都督府。而吳世恭就是要確定一個用兵的原則:宣戰等事務將由皇帝和內閣決定。可是該如何打?就要各大提督具體指揮了。軍事上的事還是將由武將來做。
不過更悲催的是刑部和工部。這兩個部將完全撤銷,將拆分和新增許多新的部。
吳世恭將把大平朝的司法權完全獨立出來,所有的刑事和民事案件都有獨立的法庭來判決。而最高的大理寺將由十位大司寇來掌管。不過吳世恭也不會在這個年代搞什麼不倫不類的陪審團制,就是採用法官判決制。也暫時不會取消什麼刑訊逼供。
當然,新的司法體系也將引入了公訴人和辯護人的制度。因此也就有了檢察官和律師的雛形。至於將來司法將如何完善,就依靠後人的智慧吧!
除此之外,大平朝也將有農林部、交通部、工商部等近十個部。而這些衙門的設定,使得大平朝的政策變得相當明顯,就是要一心追求經濟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吳世恭將成立單獨的驛郵局。以此來方便百姓的通訊和出行,併為朝廷增加一些收入。
此外,還有執行警察功能的內務部。秘密工作的山川部等。但是秘密工作只是對外不對內,防止大平朝出現特務政治。
有兩個機構要重點介紹:
一是五軍都督府:
大平朝的國策當然由皇帝和內閣諸相商議制定,包括軍事方面的國策。但是關於軍事上的事務。將由皇帝、首輔和五軍都督府的十五位提督來決定。
而且大平朝的軍隊將嚴格按照《操典》訓練軍隊,把任何戰術動作都標準化。為了防止武將的軍閥化,各地提督和軍官也會定期調動。但是有了接受標準訓練的部隊,也能防止“兵不知將”的缺陷,能夠讓新任的軍官很快上手指揮部隊。
還有一點,如果是和平時期,大平朝的軍隊將不能在城池中駐紮。而軍屬就要在城池中生活。如果軍隊發生叛亂,那內務部的部隊將把軍屬扣為人質;如內務部發生叛亂,沒有重型火器的內務部部隊也阻擋不住正規軍。這也是雙向監視。防止有任何兵變的情況發生。
二是御史臺:
大平朝將把御史**立出來,以各地方的選舉產生御史。而御史將有豁免權,而且也能制定大平朝的法令。而資深御史,能擔任地方巡撫或者各部侍郎以上的官員。如果能獲得重臣的聯合提名。於是甚至能直接入閣。
其實御史臺和重臣議政團已經演變成為事實上的上、下兩個議會。這兩個機構將和大司寇組成的大理寺一起,形成三權分立。
雖然大平朝的君權受到很大的削弱,但是吳世恭也要在文官中形成三股平衡的團體,防止將來有獨裁政治的發生。
而在這些天的會議中,很多重要的內容都將在以後,被編入《穹源大典章》中。而大平朝也將在以後把《穹源大典章》中的內容定為國策,一旦要修改或者增刪,必先召開大議政會議進行討論、投票。
這既能不死抱著“祖制”。防止以後這些“祖制”阻礙了社會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