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人知道朕早就知道他們在撒謊,朕讓他們改口行刺大皇子的不是章一飛,那麼便等於朕絲毫不顧及大皇子的安危而偏袒…啟祥宮。換作之前朕才不在乎他們的想法,但現在大皇子讓朕刮目相看,那麼在那幾個說不得會成為他心腹的人前,朕就要給他們留下朕也非常重視大皇子的印象才行,不然,朕那兒子千辛萬苦好容易才‘騙’到的下屬還不立馬離心啊!”
“呃!本來老奴還想問要不要把他們幾個都處理掉呢,看來現在已經沒有必要問了。”陳矩輕笑著說道。
“呵呵……”朱翊鈞也笑了起來:“不過,你還是要派人監視著他們。朕打算對大皇子冷藏一段時間,有可能三五年,或許七八年,總之是不會太短的,畢竟年紀輕輕鋒芒畢露不是好事,出頭的櫞子不是那麼好做的。這段時間如果那些人耐不住寂寞,就送他們上路吧。”
陳矩心中一突,看皇上這是要培養大皇子啊,難道皇上已經選定了大皇子為太子?
朱翊鈞彷彿猜到了陳矩在想什麼:“朕並沒有選定東宮,要想做太子,先讓朕滿意了再說!”
“呵呵……”陳矩輕聲笑了笑,這可不是他該瞭解的事情,很明智的轉移了話題:“萬歲爺,皇后娘娘和貴妃娘娘似乎對這件事都很上心。”
朱翊鈞微皺了下眉頭,考慮了片刻後,說道:“陳矩,你派人給皇后遞個話,就說這件事朕不希望節外生枝,她知道該怎麼做。”
“是。”躬了躬身子,陳矩心中已在考慮怎麼樣才能委婉的向皇后表達皇上的這個意思,這可不是好差事,弄不好就會被皇后遷怒。
“另外,你讓許福去一趟啟祥宮,就說朕這段時間要忙於政務,就不去啟祥宮了。”朱翊鈞緊接著吩咐道。
“是。”陳矩心中瞭然,雖然明知道這件事不是鄭貴妃做的,但皇上還是要藉此事警告一下鄭貴妃,讓她明白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看來待會還是提醒一下許福,什麼事可以讓啟祥宮知道,什麼事只能埋在心裡。嗯,雜家這也是在替皇上辦事,不算徇私。
最新最快章節;請登陸'墨齋 。。';閱讀是一種享受;建議您收藏。
第一卷龍困淺灘第三十章憂心忡忡
'墨齋小說‘整。理'提。供'更新時間:2011…12…3012:00:24本章字數:3354
明代朝會,分為大朝、朔望朝和常朝。其中以正旦、冬至和萬壽聖節三日舉行的大朝最重,皆大會朝班,百官四夷上表稱賀。每月初一(朔)、十五(望),百官公服行禮,為朔、望朝。以上二朝均御正殿,即皇極殿,屬禮儀性質,只行“朝賀之禮”,不引見奏事。常朝主要是早朝,在內閣制度還沒完善之前,政務的處理集中在早朝。
在參加早朝時,凡有資格參加的所有京官和北京地區的地方官,在天色未明之際就要在宮門前守候。宮門在鐘鼓聲中徐徐開啟,百官進入宮門,在殿前廣場整隊,文官位東面西,武官位西面東。負責糾察的御史開始點名,並且記下咳嗽、吐痰等以至牙笏墜地、步履不穩重等等屬於“失儀”範圍的官員姓名,聽候參處。
一切就緒以後,皇帝駕到,鳴鞭,百官在贊禮官的口令下轉身,向皇帝叩頭如儀。鴻臚寺官員高唱退休及派赴各省任職的官員姓名,被唱到的人又另行對皇帝行禮謝恩。然後四品以上的官員魚貫進入大殿,各有關部門的負責官員向皇帝報告政務並請求指示,皇帝則提出問題或作必要的答覆。
在大明早期,這一套早朝程式在日出時開始,而在日出不久之後結束,每天如此,極少例外。
但在宣德十年正月,宣宗崩逝,接位的英宗還是個九齡稚童,完全不具有當朝處斷政事的能力,甚至朝堂久坐都成問題,早朝的缺陷頓時暴露出來。為此輔政大臣提出折衷方案:規定每一早朝,止許言八事;所奏事目,通政司先一日進呈“面帖”,由內閣預先處分,皇帝只須照答即可,由此,內閣的權力和作用開始彰顯出來,並逐漸“架空”了早朝。
隆慶六年,同樣是幼君的萬曆皇帝朱翊鈞繼位,為了照顧年幼的朱翊鈞,早朝更是消減為每月逢三、六、九日上朝,從此早朝一月只舉行九次。
萬曆皇帝的早朝,較之前代,已經變得省簡了很多。先是早朝的地點已很少再在正殿,而且在一般情況下早朝人員都不經午門而集結於宣治門,所有駿馬馴象的儀仗也全部減免不用。其次,御前陳奏也已流於形式,因為所有陳奏的內容都已經用書面形式上達,只有必須讓全體官員所知悉的事才在早朝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