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讀史做女人 > 第1部分

第1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她華國人,異世求生當然秒殺全場網王之幸村精市的小網友超厲害的怪誕世界求生:我有一輛蒸汽房車似影是婙四合院:這年輕人話不多,就是幹末世武裝機動車:鐵人三項行動LOL:鳥巢開始橫推八賽季你是說吸血鬼在名柯開深夜食堂?快穿,男主他又又又殺瘋了崩鐵,鏡流師弟的我加入屠神組快穿之炮灰逆襲上位霍格沃茨的遠古惡魔家有邪神初長成大夢歸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籃球夢之揮手之間我的番茄日常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師弟病弱幼崽?不,是世界天災!世界第一天才神奇寶貝:神奧開始【後續】

一。息夫人:“生命之上,一無所有”(1)

[人物小傳]:息夫人,春秋時期息國國君的夫人,出生於陳國(今河南淮陽縣)的媯姓世家,又名息媯。

[君子心語]:在生死之間,氣節、尊嚴顯得如此虛妄,生命高於一切,而氣節又是中國文化尤其是傳統女性文化的意義歸屬,也許,這種選擇的兩難正是息夫人的價值所在吧。

1。生命之上

女性作家陳嵐曾經丟擲了石破天驚的“*不反抗論”,在網上引起了衛道士們跺足捶胸的痛罵,其實不管言詞如何花樣百出,針鋒相對的焦點便是“生命意識”。在陳嵐看來,生命大於一切更大於貞節,沒有了生命,一切都是枉然。而在衛道士們眼中,生命之上有一種無論如何也無法撼動的東西,這個東西叫做氣節。

從小就習慣了“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與“捨生取義”的中國人很難想象咱們老祖宗也有所謂“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的吶喊。春秋戰國是諸侯國的混戰,也是諸子百家學說的混戰,最終上位的其實不是儒家,而是法家(只是到了漢代,因為統治的需要,儒家與帝王之術相結合,才奠定了獨尊儒術的天下)。

在那個混亂的時代,孔孟惶惶不可終日地遊走於列國,唾沫橫飛地推銷自己的學說,但是一直沒有買家。原因很簡單,諸侯都不是傻瓜。在那個亂世去實行“氣節大於生命、理想大於現實”的原始儒家價值系統等於自殺。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生命才是一切。

不過讓孔孟在天之靈欣慰的是,在後來的幾千年裡,他們的諄諄教導被一代又一代儒家士子延續下去,並固化下來,成為幾千年士子們文化價值的歸屬所在。生命之上,有一種東西叫做“氣節”。

因此,文天祥們的死才具有了一種意義。看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臣子們前仆後繼、百折不撓、捍不畏死地去守衛著一種東西,殺頭抄家都在所不惜並以此為榮,而那種誓死守衛的或者是祖制,或者是禮儀,或者也許是說起來可笑的一件荒唐事兒(如嘉靖皇帝必須認自己的哥哥做爹),其實背後隱藏的是儒家文化的價值傳承——氣節。他們成功地實踐了古代臣子們最理想的死法“武死戰,文死諫”。

可是人就是人,比如清明節是紀念生命逝去者的節日,可能只有每年這個時候才會讓活著的人記起死者。魯迅曾經透徹地說過,再偉大的死者也只能在活著的人眼裡留下淡漠的影子,生命在繼續而記憶不足留戀。《笑傲江湖》最後,恆山之巔,英豪俱盡,金庸發出了這樣的感慨——“自古帝皇將相,聖賢豪傑,奸雄大盜,元兇巨惡,莫不有死!”

對於個體而言,生命是一切的終止。

因此便陷入了這樣一個矛盾,在生命之上,是氣節,而生命本身則是終結一切的開始。如果生命本身消逝了,氣節又算是什麼?對死亡的個體而言,那種所謂的氣節意義已經消失,意義是留給後人的,而他本身,已經終止。

所以,息夫人的悲劇才具有了一種特殊的意義,“千古艱難唯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清?鄧漢儀《題息夫人曲》)。

2偶然必然

息夫人原來是陳國二公主,嫁給了姬姓的息國侯做夫人(在春秋姬姓不是亂起的,只要這個王公姓姬,必是周天子的親戚,周武王的後代,後代姬姓改成王姓)。據說息夫人長得傾國傾城,面若桃花,息侯越看越喜歡,為了取悅夫人就縱情玩樂。誰知這位息夫人不僅是位美女,而且是位長腦子的美女。大致說來,長得漂亮的女人都是很容易取悅的一種動物,哭哭啼啼之間你給她買朵玫瑰花或者送她條項鍊,她便會破涕為笑,你陪她玩,她更是求之不得。息夫人卻是例外,讀過書,很有思想,不是一般的小女人。她不僅不陪老公玩樂,還經常用強國的道理教訓老公。結果息侯果然注重治國,使息國慢慢強大起來。

一。息夫人:“生命之上,一無所有”(2)

這時候發生了一件偶然的事,雖然歷史的趨勢是任何偶然無法改變的——CCTV…10的《探索與發現》欄目,曾揭示二戰時期德國一些軍官其實準備在1944年7月25日謀殺希特勒的,結果就是因為其中一個軍官把裝有炸彈的行李包往桌子腿上挪了挪,炸彈爆炸,只死了四個人,希特勒僅僅受了點輕傷。戰爭又繼續了一年,世界上又多死了1200萬人。

這是一個偶然,但是歷史趨勢卻誰都無法改變。偶然只能決定歷史趨勢的快慢,卻無法決定歷史趨勢的走向。

春秋某年,從孃家回來的息夫人在

目錄
永不言敗:我挑戰了麥當勞仙緣神魔劫校園風流獸王開局繼承一家娛樂公司[穿書]小機師重生之女配是朵花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