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2/4 頁)
而最終兩份方案,一份關於政體官員設定,一份關於爵位制度,放在了朱明的案頭。
新立之國稱為“黑水明國”。這是朱明自己的主意,取“明”為國號的意思暗指自己也是老朱家的後代,大明這個稱號也有自己一份。而黑水之意則取自新立之國尚黑,取水德,黑水也是大洋的代指。
朱明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全世界的海洋都要在他的掌控之下,冠以黑水二字也是激勵自己不要忘記初衷,讓全世界沿岸遍插黑水旗。
而政體方面由於國家尚小,若是弄個三省六部機構龐大運轉緩慢反而不美,所以文的只弄了政、法兩套班子,武的則是陸、海兩軍。
行政這套最高文官還是統管全域性,直接對國王負責,稱為執宰,下設次宰,而除了各地城主只管理當地政務,其他的直屬獨立設了商部和戶部及吏部,主事官員稱為統輔,班子和政體以後再慢慢細化補足,一些小的管事部門也按相近的歸入了幾個部中。
就如自由學堂的教席管理任免還是歸入了戶部之中,現在也有點按人頭設崗的意思,畢竟就現在這些人把整個事情管理的還算順暢。
法務則把民事和軍事都納入了進去,雖然是兩套系統,但也是相輔相成的,畢竟軍也來自於民,何況還有民團這一特殊的組織,最高法官稱為大制衡,下一級的主官則稱為制衡。各地城池設立法官,專管判罰各類案件。
陸軍的基本編制還是不變,現在軍隊人數仍然不多,元帥的頭銜還不到下的時候,唯有內定了趙慶升為將軍一職,將號伏波。軍政是完全剝離開的,各個城池設立駐守官,管理當地維持安全和秩序的駐軍。而各個大的軍團還是視軍團大小由大統領或統領管馭。
海軍雖然船隻不斷增加,但人才湧現的確不多,朱明已經決定等到陳三福出海回來後開個班,好好的從整個軍中抽調一批人手來學習海戰知識,免得到時要稱霸海上反而成為了海上軟腳蟹。
政體的計劃是定下來了,而方案二則是授爵一事。
公侯伯子男,這是五等最基本的爵位,朱明為了細化,每一級又細分為三等,在這五大等享受國家俸祿的爵位之外,還設立了三等不入流的爵位,從低到高依次為良士、豐勳、上造,以此來鼓勵各個階層的平民,獲此爵位的也有免除部分賦稅,子女選優進入學堂等各種特權。
所以雖然獲得不易,比如戰場上殺敵每次都有獎勵,可你要憑殺敵獲得良士的爵位那也不是易事,新興的政權人人都有衝勁,朱明這樣設定也是為了避免賞無可賞,那就麻煩大了。所以增加每一個級別爵位的待遇,同時也增加獲得的難度才是正理。
科舉制朱明是不準備搞了,但入學考試他還是需要的,自由學堂每年進行一次入學考試,凡入自由學堂者則成為統治階級的預備役了,只是自由學堂只招收十四歲以上的學生,意思就是啟蒙還是得蝦看蝦道,蟹看蟹道,各行其道的自己學習咯。各科教材已經都流傳出去了,自由學堂也就考這些,不怕你不學也不怕你學錯。
一俟方針定下來後,建國之事也就不再成為秘密,一時間公開的訊息傳遍了整個領地,就在大年三十朱明將舉行登基典禮,隨後舉國慶祝,明年則不再採取永樂年紀年,而改為澤漢元年。
這個訊息在領地中紛紛傳揚,稍微與朱明能靠上點關係的都是喜氣洋洋,尤其是有後輩在軍中在官府中辦事的,看這個架勢,自由城只會展的越來越大,那還不是水漲船高,人人得道成仙。
既然成了一國,服飾方面也得有自己的特色,此時若按中原服飾製作服裝頗有些不合時宜,這裡的天氣和中原的差異太大,若是全盤施行漢家衣冠倒也有些不太現實,也為了生產生活的方便,服裝全都採用短襟樣式,只是全部右衽的設計表明了自己漢家一脈的傳承。
既然以水為德尚黑,那麼又要恢復舊秦的色系了,國王冠服是八條黑龍纏繞於王服之上,顯得古樸而大方,龍這一形象仍將是最高圖騰。而官員的服裝雖然也有一定的服色考究,畢竟不像中原地區傳承千年,連一塊花紋的顏色也要爭論半天,隨意而不隨便是著裝和定各種規制的基調。
其他諸如規定了武官只許騎馬,文官只能乘坐二人轎這樣的規定出點也是為了避免驕奢淫逸、墮落腐化。
七七八八好多東西還好有侯氏一門這個詩書傳家的家族在,否則許多條條框框要整理起來還真的是大有難度。
好在這一切都成為過去了,既然全盤規定已經整理出來了,以後就是執行的事情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