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2/4 頁)
約束他們幾個人,千萬不可惹事。”
“那兒的番人你熟不熟?”
“不太熟。”
“好,我會通知靈老小心留意的。”
當晚,在一處山崖下的樹林中落宿,半夜裡悄然起身拾掇動身,抄出一座山谷走了。大雪紛飛,罡風怒號。並未驚醒其他的人。等五嶽狂客一群人發覺他們失了蹤,大雪已掩沒了足跡,無法找出他們的去向了。
他們向西又向西,當草料告留時,找到了一處番人的冬窩子,遇上了一族倒還友善的番人。
由此入山,坐騎已沒有利用價值,必須用髦牛,但髦牛腳程太慢,也無法獲得,他們將坐騎與番人交換山行必須品,步行趕路。
問清了道路和去向,七人冒風雪啟程。在他們的面前,是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那是難以忍受的可怖旅程。非常人所能忍受的嚴寒,高山的稀薄空氣令人昏眩;與死神親近的雪崩,威脅著他們的生命;兇悍野蠻的生番也是一大威脅。
歷盡千辛萬苦,不知渡過了多少難關,終於到達了查克拉峨山,找到北麓的色納楚河河谷。
鄂楞諾爾,指查靈海與鄂靈海,這兩座巨澤,相去僅五十餘里。這一帶的地名,皆以蒙語稱呼,因為勘察河源是由蒙人官方所完成,取名自然以蒙語為主。番人的稱呼反而不為大眾所知。
兩巨澤東稱鄂靈海,周圍三百餘里,水青綠,黃河水從東北流出。西面查靈海,廣兩百餘里,水色白,黃河水從西注人,從東方出。蒙語諾爾,本指鹹水湖,但這兩座湖雖稱諾爾,卻不是鹹水。
兩巨澤之間,有三條河水注入,即色納楚河、多河、苦克查池河。色納楚河與多河。皆發源於查克拉峨山。該山位於鄂靈海西南一百三十里,是巴顏喀喇山的一座甚高的山峰。色納楚河河谷,正是到蓋古多必經之路。二海之間的古道,也是到西寧衛的要衝之地。
河源圖止於鄂端他拉(星宿海),稱星宿海為河源。其實星宿海的上源是阿爾坦(金)河,該河在星宿海西南三百餘里。
巴顏喀喇山東麓有二泉,於數里下會合,稱為金河,水色微黃而流急,所以叫金河。南面有烏喀納峰,與拉母拖羅海山;北有西拉薩拖羅海山。這些山的水全匯入金河,再加上七根池的水,共流入佔地三百餘里的星宿海。
星宿海有池千百座,登高眺望,羅列如星,所以叫星宿海,蒙語叫鄂端他拉。池水皆會於金河,便成了河源。
當年大唐的兵馬討吐谷渾,侯君集的大兵進逾星宿川,至柏海,回軍與李靖合兵。這裡所說的星宿川,是指查靈鄂靈二海東面的黃河(貴州西二百四十里也有一條星宿川),而不是星宿海。柏海,可能是指查靈鄂靈二海。因此,侯君集只到了二海,而不曾到達河源的星宿海。
噶達索齊老山,全名該加上阿爾坦三字的字音,譯意是金色的北極星石。峰西有一座巨石,高數丈,亭亭獨立,崖壁四周皆是赤黃的泥土,沒有草木。據說,壁上有一座天池,池中流泉噴湧,灑為百道,皆作金色,流入阿爾坦格勒,這才是黃河的真源。
星宿海與查靈鄂靈二海,附近皆住了不少番人遊牧。假使謝金兩人此地有朋友,逃到這兩處極有可能。
從查克喇峨山到二海,要沿河谷東北行一百三十里。夏秋之間騎馬是一日行程。這時大雪封山,步行需要兩天,甚至三天方可到達。
他們在一處友善的冬窩子休息三天,等候無為居士幾撥人馬透過黃河九渡逾查鄂靈二海,免得彼此碰頭。
他們不等倒還罷了,休息三天,反而等個正著。無為居士五撥人馬沿河上行,這時還未到達呢。
五撥人馬自從失去古靈一行七人的蹤跡後,仍然向西行,各懷鬼胎,互相監視。
本來,五嶽狂客一群人該放棄追蹤的,黑蝴蝶一群人有另三撥人掩護,假使下手擒人,必將引起公憤,眾怒難犯,吃不消得兜著走。可是,他們不死心,準備在二海附近找機會動手,得手後便從古道自西寧返回中原。甚至還想再遇上古靈,連古靈七人全部擒解四川法辦哩!
無為居士、江淮暴客、黑蝴蝶三夥人,都是前往烏斯藏搶劫法王的,彼此心中有數,利害衝突,各懷鬼臉。但為了怕番人尋仇報復,不得不暫時容忍,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隨,逐漸有暫時聯手結合的趨勢。
至於閩老人一行六人,誰也摸不清他們的底細,他們絕口不談來龍去脈,不吐露來蹤去跡,顯得極為神秘,而且對沿途的地理山川似乎十分熟悉。
五撥人各帶了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