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這艘大船,況且還有那麼多的智囊給做相關分析。各國首腦其聚一堂,應對一個本來並不存在的暖化危機,看似荒唐透頂,實則在玩一個國際大博弈的遊戲。主動或被迫參與進來,以追逐本國利益或者避免利益被犧牲。因為這個議題主導權在歐盟那裡,已經被推到“政治正確”的高度。你不參與話,只能給人拎出來當“痰盂”,“毀滅地球”的罪名哪家擔當的起?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美國在氣候問題上立場和利益所在(1)
統攬哥本哈根參與的194個國家,大部分都是在以人頭充數。而真正的利益攸關方,並能影響協商程序和結果的,無非有限的那一小部分。這些國家,大陣營可以分為發達和發展中國家兩個。視立場相似度,還可以分為歐盟集團,由美國挑頭包括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在內的傘形國家集團,以中國、印度、巴西、南非等基礎四國為龍頭的77國集團等三個陣營。由於國家發展情況上的差別,對於減排規定上,這些陣營間立場差別很大。其中,歐盟無疑是減排的最積極推動者。他們的立場和利益指向前面已經說過,接下來介紹另一個真正起決定影響力的角色——美國,剖析一下美國在氣候問題上的態度,以及對應那些利益追求
對於美國,要想理解他在國際事務上的立場和動作,離開他的國內政治剖析是不成的,因為兩者緊密關聯,存在不可拆分的互動關係。而美國國內政治的特徵,主要體現在兩黨政治上。以象為標誌的共和黨VS以驢為象徵的*黨,這兩大黨派的爭鬥、攻奸還有協作,決定了美國政治的基本走向,當然也深深影響到他的全球戰略走勢。
說起驢象兩黨,由於他們的政治主張,在互相爭鬥的同時也互相影響互相滲透,表現出趨同化走勢。尤其是在大選時,因各自都需要向中間選民靠攏,幾乎很難分辨出他們究竟存在何種政策分歧。因此,給人印象爺倆比*一個鳥樣,是“不存在一毛錢價值差別”的兩個競選組織。其實這是誤解,無論內政還是外交上,這兩黨的政策還是有明顯區別的。
一般認為共和黨是右翼政黨,政黨基礎來自中產階級,精英階級,代表有錢人利益。受到大企業、財團、軍工石油聯合體和金融寡頭的支援。他們的精英如大小布什、切尼、道格。費斯賴絲、沃爾福威茨等被認為代表石油軍工聯合體的利益,所以領導推動了對伊拉克的戰爭。而*黨則是一個左翼政黨,政黨基礎來自基層老百姓、有色人種、少數民族、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等。相對來說比較草根,受到下層廣大民眾以及環保、同性戀、女權以及其他思潮左傾的一些團體的支援。不過,*黨人和金融寡頭過從也甚密,掌握美國人錢袋的猶太裔選民,大部分選票都投給*黨,而奧巴馬的上臺,據說就受到高盛公司和索羅斯等的鼎力支援。
正因為各自代表不同利益說話,所以美國人有句諺語,叫“*黨人屬於摩根,共和黨人屬於洛克菲勒”
注:摩根士丹利,金融史上的傳奇人物,華爾街金融寡頭的化身;洛克菲勒,洛克菲勒石油帝國的締造者,石油軍工聯合體的象徵
另外,兩者在價值觀和施政理念上也存在明顯差別。*黨人較理想主義,推崇*、*等“普世價值觀”,主張推動社會變革;共和黨人相對保守,堅守新教倫理、自由市場、個人主義等傳統價值觀。*黨人主張加強對社會和經濟的控管,共和黨人則強調自由競爭的重要性,當好“守夜人”。在國際關係上,兩黨都在追求美國利益,但*黨重協調,而共和黨喜歡奉行單邊主義,美國利益至上的行事風格表現的更*裸一些……。
也正因為各自代言利益上和政治理念上的差別,使得美國在出現政黨輪替後,無論內政還是外交上的政策都會作出相應調整,在暖化這個重大問題上更是這樣
美國在氣候問題上立場和利益所在(2)
由於*黨人左派色彩濃,在施政理念上和歐洲國家相似,也就烙上了環境政治的印記。比如前面說過的*黨人副總統戈爾,他本身就是一個狂熱的暖化推動者。*黨人克林頓主政期間,他們推動並簽署了《京都議定書》,並在*黨人主導的眾議院獲得透過,但卻遭到參議院的否決。因為當時的參議院為共和黨人把持,共和黨人對所謂的暖化不感冒,認為它是危言聳的蠱惑,甚至是極端環保勢力用於摧毀現代工業文明的陰謀。
緊接著,共和黨人小布什上臺後,2001年6月11日,突然單方面宣佈退出《京都議定書》。他的這項決定,在國際上飽受詬病,被譴責為美國一貫秉承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