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士奇則庇護廖謨,說:這是“因公殺人”,雙方爭持不下,請太后裁決。
這件事情是三楊分裂的開始,同時也使三楊威信大大降低。無論是楊薄還是楊士奇都不能秉公辦案,而是各自從自己的私慾出發。他們的行為使太皇太后張氏失去了對他們的信任和支援,同時也給王振登場創造了機會。
這件事情的最後結果是:王振向太皇太后張氏獻計說:“廖謨和死者都與閣老有鄉里關係,讓廖謨抵命,處分太重,但如說他因公殺人,則未免太輕,最好是將廖謨降級調離”。實事求是說,王振的處理辦法很公允,最終張氏採納了王振的提議。
這件事情的贏家是王振,從此以後,王振逐漸取得了太后的信任,並允許他過問朝中大事,許多大臣的條陣建議都由他來裁決。
身邊有小皇帝、背後有太后支援,王振在與大臣的爭鬥中佔上風便成為必然。
五大臣之敗,敗在其私慾。楊榮有決斷才能,但不能保持廉潔;楊士奇素以清貧公正著稱,但他的兒子卻無惡不作。王振便抓住他們這些弱點進行攻擊,漸漸的,他們對王振只能採取以退為守的自衛立場,而楊薄也只能是浮沉自保。至於輔臣中的另外二人張輔、胡濙則才疏學淺,空有輔政之託。
最要命的是,從公元1440年開始,三楊和太后每隔兩年便有一人離世。這給王振專權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公元1440年七月,楊榮在還朝途中病逝。
公元1442年十月,太皇太后張氏去世。
公元1444年三月,楊士奇病故。
公元1446年,輔政大臣“三楊”中的最後一位楊薄去世。
“三楊”去世,尤其是太皇太后張氏的去世使朝中遏制王振的力量幾乎全部喪失。王振從此羽翼豐滿。
王政專權,標誌著明朝宦官正式登上政治舞臺,從此宦官染指朝政長達二百餘年,到九千歲魏忠賢時達到頂峰。
公元1442年冬天,距太后去世沒多久,王振便將當年朱元璋立在宮門前,鑄有“內官不得干預政事”字樣的鐵碑盜走,並將其毀壞。因此,史家大都以這一年為王振專權的開始。
公元1446年正月,英宗頒旨讓王振的侄兒王林世襲錦衣衛指揮
事,其它宦官之侄也都有世襲的權利,開了宦官世襲官職風氣之先。王振權傾朝野,視天子為門生,視勳戚為奴隸,幾乎成了明王朝的最高統治者。當時朝中人人自危,甚至堂堂的兵部尚書見了王振,也立即下跪。
王振驕奢淫逸,英宗卻對他寵幸有加,明王朝一步一步走向衰落。
王振專權的這一年(公元1442年),英宗16歲,明王朝74歲。僅僅過了七年,蒙古軍也先向明朝發動進攻。七月,英宗率50萬大軍親征蒙古瓦剌。八月,在土木堡(今河北懷來縣西)進行的一場戰役中,英宗被俘,宦官王振也被憤怒的明軍將領殺死,這就是明朝歷史上的“土木堡之變”。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五章:中國和世界的時差(14)
王振雖然死了,但由他開啟的宦官專權亂局卻從此在明王朝生根。英宗之後的成化朝(1465—1487)出現了宦官官僚政治進一步發展的情況,而且宦官專權與特務政治進一步結合,特務組織成為宦官專權的利器,成化二十一年(即公元1485年),宦官的人數竟突破了1萬人。宦官專權不斷重複上演。
成化朝的汪直、梁芳,武宗朝(1506—1521年)的劉謹,隆慶朝(1567—1572)的馮保,熹宗朝(1621—1627)的魏忠賢,這幾人都是明王朝很有權勢的宦官,對瓦解明王朝的統治起了很大的作用。
5
明朝中後期的張居正改革和宋朝中後期的王安石變法極其相似:改革都取得一定的成績;改革最終都被迫停止;改革者最後都遭到清算;改革停止後,政局迅速由中期向晚期過渡。
自王振專權始(公元1442年)到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張居正去世,通常被認為是明代的中期。明代這140年曆史的基本特徵是:大部分時間內帝王失去了勤政進取之心;宦官檀權,高層官員爭權奪利,普通官員追求浮華的生活,政治日趨*;依靠文官政權的基礎和加強特務控制手段,王朝的中央集權不斷加強,政局尚能平穩執行;面對日益興起的全球貿易,王朝在大部分時間裡閉關自守,直到穆宗時期(公元1566—1572)才打破了約200年“瀕海居民不得私自出海”的祖制,使私人海上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