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頁)
國大事的拍板權交給了太皇太后,她完全可以像東漢和帝時的竇太后那樣專權,事實上朝臣們也早已有人勸她垂簾聽政。
但後來的結果是,太后不願垂簾聽政,並把固定的早朝也罷掉,軍國政務委託楊榮、楊士奇、楊薄三人處理,這便是名垂史冊的“三楊輔政”。由此,朝政便形成了太皇太后、小皇帝及身後的太監、大臣這樣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其中起主導作用的是太皇太后張氏。
第五章:中國和世界的時差(12)
現在看起來,太皇太后張氏沒有垂簾聽政及明代最終沒有形成外戚專權的原因主要有兩條:一是明初經過朱元璋、朱棣父子倆幾十年的努力,罷丞相,設內閣,成立廠衛特務組織,中央集權、皇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強。二是仁、宣時形成的文官政府格局中文臣對外戚勢力的牽制。而這兩條東漢政權都不具備。
外戚勢力沒有形成,但宦官專權在後來的朝政中卻屢禁不止,這又是為何?想當初,朱元璋鑑於歷代以來宦官的弊病,規定宦官不許讀書,不許干預政事,並在宮門掛一鐵牌,宦官干預政事者,斬!整個洪武時期對太監管束極嚴,稍有違法,就嚴厲懲罰,基本上沒有宦官干政的現象,但僅僅過了幾十年,宦官勢力就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這一切又是怎麼形成的?
歷代皇帝的規矩大多是給臣僚們制定的,對於皇子黃孫們則常常“王顧左右而言他”。事實上,帶頭破壞規矩的,正是這些皇子皇孫們。
光武帝劉秀開國初就嚴厲禁止外戚干政,但最終東漢幾乎毀於外戚之手;朱元璋立國之初也鐵腕治宦官,可最終明代二百多年,宦官屢次興風作浪,禍國殃民,歷史為什麼偏偏要和開國皇帝們作對呢?他們的子孫為何偏偏這般不聽話呢?
我們回過頭來再重溫一下宣宗皇帝的那句遺囑:“……眾位王公大臣都必須嚴守祖宗的家訓……”
朱元璋在宮門掛鐵牌:宦官干預政事者,斬!這絕對是祖宗家訓。
想當初,宋太祖也有一塊誓碑,不過沒掛在宮門口,而是立在太廟裡,上面寫著:趙氏皇帝不能殺士大夫和上書言事的人。歷代皇帝在太廟拜竭完畢後必須恭讀太祖誓詞。這也絕對算是宋朝的祖宗家訓。
縱觀宋朝,歷代皇帝基本上都遵從了宋太祖的要求,沒殺士大夫和上書言事的人。可明代的皇帝們大都將朱元璋的家訓忘了個一乾二淨。
一樣的家訓,不一樣的遵守,朱元璋的子孫和趙匡胤的子孫們相比,做人的差距怎就那麼大呢?
問題出在遺囑的內容上,趙匡胤是給未來的皇帝提要求,而朱元璋是給臣下提要求。宣宗只是要求“王公大臣要嚴守家訓”,至於未來的皇帝是否遵守,他沒說。
事實上,經常破壞制度的正是皇帝自己。
朱元璋時期,宦官不敢幹預政事,但到朱棣時,“祖制”就被破壞了。朱棣在北平當燕王時,曾有多次情報都是由建文帝宮的太監送出的。靖難之變中,南京被朱棣攻下,宦官為朱棣爭奪帝位立下汗馬功勞。朱棣稱帝后便重用宦官,派宦官徵稅、出使、監軍、採辦,甚至將邊防等重任交給他們。朱棣時期,率領船隊六下西洋的鄭和就是宦官身份。朱棣此舉早已突破了朱元璋關於“宦官不許干政”的祖訓。
宣宗時,宮內設立內書堂,選太監為小內侍,令大學士陳山專門教習,從此宦官便可以讀書了。宣宗此舉,也突破了朱元璋關於“宦官不許讀書”的祖訓。可見,破壞太祖家訓的正是皇子皇孫們而非大臣。
明朝的“三楊”輔政曾使明朝盛極一時,但沒幾年,三楊便偃旗息鼓。三楊之敗,敗在其私慾。
公元1435年春天,宣宗駕崩,年僅九歲的英宗即位。為了防止宦官專權,太皇太后張氏決定把軍國重任交給永樂、洪熙、宣德三朝老臣張輔、胡濙和楊榮、楊士奇、楊薄五人處理,對大太監王振則屢次警告不許他參與朝政。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五章:中國和世界的時差(13)
張氏和輔佐五大臣希望,在英宗親政之前由內閣主持國家行政,等英宗長大成人後,權力便平穩過渡到他的手中。而另一方面王振則期望朱祁鎮能聽憑自己擺佈,以便自己干預朝政。雙方爭鬥十分激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王振逐漸佔了上風,三楊內閣則處於劣勢。
事情出在三楊內部。
正統四年(公元1439年)十月,福建按察僉事廖謨杖死驛丞,死者是楊薄的老鄉,而廖謨則是另一位閣臣楊士奇的鄉親。為報仇,楊薄將廖謨判處死刑,而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